首页 > 人物专访

昆仑山下“珠疆情”

2019-05-27 19:24 点击:

核心摘要:她距珠海有万里之遥,她与珠海有不解之缘。她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有一望无垠的原始胡杨景观,也有勤劳质朴的各民族同胞。

来自珠海市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一线报道

昆仑山下“珠疆情”

昆仑山下“珠疆情”

昆仑山下“珠疆情”

昆仑山下“珠疆情”

昆仑山下“珠疆情”

昆仑山下“珠疆情”

昆仑山下“珠疆情”

  她距珠海有万里之遥,她与珠海有不解之缘。她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有一望无垠的原始胡杨景观,也有勤劳质朴的各民族同胞。

  她是图木舒克,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军垦新城。自2011年2月至今,先后3批15位珠海援疆医生,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心爱的妻儿,加入广东援疆医疗队,从南海之滨,来到这里。

  大漠有情,昆仑作证。四年多来,15位(其中1人任师卫生局副局长)珠海援疆医生扎根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图市医院),坚持“输血治标”、“造血治本”,累计接诊4万人次、主持各种手术1000多台次,抢救危重病人、疑难病例2600人(次),开辟新科室5个,引进推广新技术50项、科研立项14个,传帮带徒39人,使医院营业额从500万飙升至5000万。曾经设施设备、医疗技术落后的图市医院,已成为立足图市、辐射周边县乡近20万群众的兵团二级医院。珠海援疆医生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当地各族农牧民和弱势(老幼)、特殊群体(服刑人员)送医、送药、送温暖。“珠海医生”的名号在边疆不胫而走。

  七一前夕,本报记者随市委组织部、市卫计局考核组一行,远赴图木舒克采访,记录了第三批珠海援疆医生在这座边疆城市的工作情景,挖掘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幕幕感人故事,感受到特区援疆工作者与当地各民族同胞结下的浓浓的“珠疆情”。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已经浸润在这座年轻城市的足印里,成为珠海援疆工作的宝贵成果。他们,是特区形象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一位叫木开日·艾尔肯的维吾尔族姑娘这样说:他们来自广东珠海,像家人一样:成功救活了一个全疆最低体重早产儿,治愈了好几个大面积的烧伤病人,有三个队友一起献血挽救了一个外伤大出血生命垂危的维族青年……他们与我们一起学习维吾尔语、参加医院举办的唱歌、跳舞活动……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付洪军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钟 凡

  不远万里的相会 不计名利的坚守

  南疆来了“珠海医生”

  从珠海出发,2个半小时后抵达广州白云机场;乘机飞行4个半小时到达乌鲁木齐;转机飞行1小时40分钟到达丝绸之路重镇——喀什;再乘车向东飞驰4小时,辗转5500多公里,你将顺利抵达图木舒克市。放眼望去,茫茫戈壁,绵绵苍山,一路随行。

  “珠海援疆专家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他们为我们医院创造了数不清的成绩,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留下了无数历历在目的感动和敬仰!”6月27日,图市医院党委书记帕提古丽·斯依提谈起珠海援疆医生,眼里噙着眼花,声音数度哽咽。

  目前,珠海市共有1名卫生行政人员和7名医务人员分别挂职师市机关和图市医院、师市疾控中心,各自在卫生事业管理、儿科、针灸科、外科、妇产科、麻醉科、检验科、流行病学方面,用精湛的技术和崇高的医德,倾洒着援疆情、民族谊。

  他们分别是:市卫计局副调研员戴世登,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马廷和,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任医师艾宙,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荣华,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检验师林壮,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兴,中大五院主治医师袁琦文和作为卫生柔性援疆人才、今年3月到疆的珠海市疾控预防中心主任医师李德云博士。他们沿着前两批援疆医生的足迹,传承着厚重的责任。师市卫生局局长周方说,珠海援疆医生已声名远播,连图市周边团场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求医。

  戴世登:一年半行程2万公里

  2015年6月30日上午,挂职第三师卫生局副局长的戴世登,从师市领导的手中,接过“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

  作为唯一一位挂职机关的珠海援疆干部,戴世登分管师市医政医教、科技疾控、妇幼卫生、援疆协调等多项工作。面对团场、连队基层相对落后的医疗卫生面貌,面对群众渴望期盼的眼神,戴世登常常马不停蹄地奉献着。他在一年半时间里,行程2万公里,跑遍了师、市和15个农牧团场的医院、疾控中心和部分卫生室。他与医生交朋友、与患者话家常,说起各团场医疗卫生机构情况,他如数家珍。

  马廷和:创建当地医院儿科团队

  维族小朋友赛布拉今年4岁,是50团九连群众木萨·麦麦提和早丽古·艾麦提最小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小儿腹股沟斜疝,因家庭贫困,一直没能带他去医院治疗。5月中旬,珠海援疆医生、图市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马廷和在一次义诊活动中得知这一情况,提出“必须尽快做手术”,否则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手术费用不用担心,我们帮你解决。”6日5日﹐赛布拉成功做了疝气手术,几天后出院。早丽古·艾麦提激动地抹着眼泪,不停地说着谢谢。

  就在一年前,马廷和成功救治了一名仅800克、孕周33周、只有成人手掌般大小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也是迄今新疆成功救治的出生体重最低的早产儿。

  在马廷和的带领下,图市人民医院儿科从无到有,很多病童不用再转往三四百公里以外的阿克苏、喀什等地。儿科先后荣获兵团、师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去年,马廷和被喀什地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艾宙:珠海“神针”的故事广泛流传

  在南疆,珠海“神针”的故事广泛流传。师市党委宣传部部长曹文斌给我们讲了一个不久前他亲身经历的一幕:6月4日,他正在医院就诊,一对维族夫妇专程为艾宙主任送来了一面绣有“仁心仁术、妙手神针”的锦旗,并热泪盈眶地向艾宙表达谢意。原来,今年4月底,他们13岁的女儿姑丽患有格林-巴利综合症,一度呼吸骤停,被艾宙用银针成功救活。

  一年半来,艾宙把岭南飞针、挑疳积、醒脑开窍针法、刺络放血等8项针灸特色疗法引进少数民族地区,在图市医院开创针灸科,手把手带高徒12人,针灸诊疗超过1.8万人次。2015年5月9日,作为兵团优秀援疆人才代表,艾宙参加了广东援疆干部座谈会,并在会上讲述了开展医疗工作情况,深深打动了与会代表。朱小丹省长紧紧地握着艾宙的手说:“你辛苦了!”

  李荣华:1500多台手术麻醉

  6月29日,图木舒克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干警乔兵,在训练中发生意外,造成右侧桡骨骨折,需要手术切开复位。珠海援疆医生、图市医院麻醉科主任李荣华与艾宙主任协作,成功完成了南疆首例针刺麻醉下右侧桡骨切开内固定术。三天后,针麻技术又为维族青年艾山吾休除去了头上4个皮脂腺囊肿的痛苦。

  一年半前,李荣华从珠海出发时携带了一台可视喉镜,目前在图市医院已成功开展腰硬联合麻醉700例,娴熟运用鼻气管和纤维气管插入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安全性,特别是为老年患者减轻患病痛苦。到目前为止,他亲自参与或指导的手术麻醉已有1500多台,均安全、有效。

  吴兴:行医20年忍不住流下眼泪

  “我们的使命已与边疆医院的发展紧紧地捆在了一起。”珠海援疆医生、图市医院外科主任吴兴说。援疆一年多以来,他亲自参加手术100多台次,其中最多一天参加五台手术。

  2014年2月26日,是吴兴援疆上班的第三天。21岁的艾孜来提·买买提用打火机检测发动不着的摩托车,瞬间被烧成火球。以往该院没有烧伤科,吴兴无刀无设备无专科药,面对50%的烧伤。在简陋的环境下,吴兴开展了援疆后的第一台手术,他邀请两位科主任和护士长齐上阵,全力挽救患者。经过7个小时滴水未进的苦战,艾孜来提转危为安。出院时,艾孜来提在自己的照片背后写下:谢谢你,珠海医生!行医20余年的吴兴,忍不住流下眼泪。没几天,艾孜来提为烧伤科送来了一只羊羔,吴兴等人心里暖意融融,凑钱支付了羊款。

  林壮:5个月创建微生物实验室

  “院内细菌感染监测再也不需外送了。”曾经援藏又来援疆的图市医院检验科主任林壮,短短5个月,就亲手创建了微生物实验室,填补了图市空白。他不知疲倦地传播普及细菌学相关知识。今年4月,几经申购的自动血培养仪终于到位,半自动鉴定的神威,更好地为临床诊断、用药服务。“我心中的担忧得到了释放,成功感油然而生!”林壮说。

  袁琦文:援疆一线从未退却

  “不要给孩子盖太厚的被子,夏天容易产生疱疹。”6月27日,在图市医院妇产科病房,妇产科主任袁琦文轻轻地抱起一位出生刚三天的维族男孩,示范抱孩子的正确方法,细心叮嘱孩子家长。

  去年,刚刚援疆一个月,袁琦文家里就发生了“链条”反应:丈夫投身珠海绿化市政工程无暇顾家,母亲从安徽老家赴珠海照顾袁琦文9岁的儿子,父亲独自登梯子换灯泡摔断了腿,不久,家公脑瘤病危。

  送走了家公后,袁琦文又毅然选择了素不相识的患者,她觉得对丈夫很愧疚。丈夫给了她很大支持,儿子也越来越听话,这使得站在援疆一线的她,从未退却。

  2015年3月,珠海市疾控预防中心主任医师李德云博士,作为兵团第三师柔性卫生人才,赴师市疾控中心挂职副主任。他是目前珠海在图市学历、职称最高的援疆人才。3个月来,李德云积极发挥流行病和卫生统计研究的专业优势,迅速开展社区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能力建设培训,师市周边各团60余名疾控人员参加了学习。

  真情实意“传帮带” 无私奉献乐融融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援疆时间是有限的,离疆时留下什么是关键。

  “珠海市通过‘一名人才引领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带动一所医院,一所医院服务一个区域’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卫生援疆,医德医风医技水平受到当地职工群众的盛赞和信任。”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驻师市工作队副队长、第三师副师长陈绩说。

  今年6月12日,身穿素色碎花旗袍的艾宙,微笑着接过自己第12个学徒捧上的鲜花。从最初无人问津,到人才、设施、门诊量都不断向好的专业科室,艾宙下了不少功夫。她知道,要真正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一定要留下一支 “带不走的队伍”。

  主修康复专业、23岁的维吾尔族姑娘木开日·艾尔肯,看过艾宙为患者治病的成效后,被中医博大精深的魅力吸引,拜艾宙为师,成为艾宙的第11个徒弟。

  艾宙用她高超的医术吸引了很多病种患者,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维吾尔族。一年多时间里,她的徒弟们还跟着她参加了妇产科、内科、儿科、外科病人的会诊,收获特别大。

  “她永远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她经常叫我小名——木木,在她的关怀指导下,我的针灸技术迅速提高,至今已经有几名脑瘫儿童接受了我的针灸和康复治疗。”木开日·艾尔肯说。

  作为珠海第二、三批援疆医生的领队和援疆时间最长的珠海医生,三年来,马廷和在儿科及全院讲课62次,全市的卫生人员培训班讲课10次,内容涉及医院发展、医院管理、风险防范,儿科各专业的新技术、新进展等,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大幅提高。

  珠海援疆医疗队和图市医院的同事们先后有12项医研项目被兵师和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获科研资金30多万元,目前还有4项课题正在申报中,有力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寓教于医,言传身教,是吴兴援疆工作的主要方法,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科内医务人员,所有医院首次开展的手术,他也是悉数传授。目前,科内骨干均能独立开展这些手术。

  刚到图市时,李荣华看到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和技术,决心尽己所能地把自己20多年积累的丰富麻醉临床技术留在当地。他通过讲课培训、手术指导等方式进行传授,经常手把手带年轻医生进行麻醉操作,麻醉科整体技术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除了传帮带徒,珠海、图市两地密切合作,在科研经费、医疗设备、援疆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65位医务工作者分3期进行了交流培训。

  戴世登平时积极建言献策,创新启动广东省7市对口援建师市团场的卫生柔性援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摸底调查,把准师市医疗卫生发展脉搏,精心撰写的师市计划免疫工作调研报告,被《中国疫苗与免疫》采用。他带头搞科研,是兵粤两项公共卫生领域课题主要负责人。

  广东援疆干部、图木舒克市副市长刘建俊说:“珠海把最优秀、最敬业的医疗专家派来了。”

上一篇:张大力 不做标签化的艺术家

下一篇:鲁大师田野:互联网应是 10 人服务 100 万人,而不是 4 万服务 4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