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访

张大力 不做标签化的艺术家

2019-05-27 16:53 点击:

艺术家张大力(摄影师张豪拍摄)

艺术家张大力(摄影师张豪拍摄)

  文/李杨雷

  有人称2016年的11月是艺术行业最为忙碌的一个月,因为很多大型艺术展览、艺术博览会都集中在了这个月,其中引人瞩目的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即将于11月12日在百家湖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南京国际美展最大的亮点是:拟定学术主题“萧条与供给”,策划主题展、征集展、平行展、向大师致敬系列展多元展览模式,共征集到52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报名参与。

  作为中国的著名艺术家张大力也将参加本届南京国际美展,艺术家张大力所有的作品都是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从环境的变化到人的变化,从外在世界的变化到人物内心的变化,一直到“无力解读”。如今在张大力心中“想什么,思考什么”更为重要。恰逢此次机会,新浪当代艺术频道记者来到艺术家张大力的工作室,就他对本次参展作品及创作理念与大家分享。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

  在“萧条与供给”中反思并解决困难

  艺术家张大力的工作室位于黑桥艺术区,刚进入他的工作室时我们都为之惊讶,他的工作室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展览空间一样,空间里摆放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雕塑群就像是一个个社会中的个体人物在传达着不同人的面貌及生活状态,此外,据说他的工作室是黑桥艺术区里最大的艺术家工作室,张大力在这里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

  谈到首次参加本届南京国际美展,艺术家张大力虽然对前两届美展不是很了解,但他对其创办人严陆根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张大力这样评价,“严陆根是一个对艺术特别有热情的人,他的构想和计划也非常庞大,前两届都在租用别人的场地举办美术展,但是今年他把曾今的商场改建成了一座美术馆,规模比前两届都更为巨大,毋庸置疑,他的热情和行动一定会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艺术家张大力工作室3

艺术家张大力工作室

  从张大力对严陆根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本届南京国际美展的期待,此外,参加本届南京国际美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大力非常看重展览的学术性。总策展人吕澎将今年的主题拟定为“萧条与供给”,张大力有着他的理解,“也许是由于目前的艺术市场、艺术形态、经济环境等方面呈现出萧条,策展人或者他的团队希望我们思考、解释经济和艺术的关系,或者整个经济跟大众或者社会的关系,甚至‘萧条供给这两个名词并不仅仅是艺术界的事,也不是文化界的事,它是整个人类生存的事,提醒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目前的问题,以及寻找出路的方式,甚至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艺术家个人没有力量去解决这宏大的问题,艺术家只这个宏大的问题里出发去看、去观察,去反思,去做我们的艺术。

艺术家张大力工作室

艺术家张大力工作室

  从中国现实和个人经验思考“愚公移山”

  对于本次展览主题“萧条与供给”,也恰恰诠释了艺术家张大力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从2008年的作品《风马旗》到近期的作品《愚公移山》,这些作品都是某种延续,或者说是整个系列中的一部分。张大力的作品首先是跟中国的现实有着某种联系,其次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作品都是从个人经验和生活中找到元素并进行创作,他此次参展作品是高8米的雕塑作品《愚公移山》,这件作品也是延续了过去一贯的思考方式。

  关于《愚公移山》这组作品的创作由来,与张大力这代人所经历的时代有些关联。他们上小学的时候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毛泽东的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那个时候他们没有课本,因为那个时候学校被关闭了。当时他对《愚公移山》这样的小故事很有兴趣,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当时老师要求都要背诵老三篇,这些文章差不多是60后这代人受到的最大的影响,以至于过了很多年这个经验还是经常在他的脑海里出现。

张大力作品 愚公移山

张大力作品 愚公移山

  到了中学时候,张大力看了很多画报,包括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那个时候他们一直以为《愚公移山》是徐悲鸿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创作的,以为是徐悲鸿读了文章以后创作了《愚公移山》。但是过了很多年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创作于1939年,是在印度创作的这两件作品,一幅是国画,一幅是油画。而毛泽东的文章写于1945年,这中间差了五六年,事实上是先有徐悲鸿的画后有毛泽东的文章。但是领袖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会影响很多人,所以我们不加思考就认为肯定画家是看了领袖的文章才创作的,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而且是这么认为的。经典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力量和思考的源泉,所以张大力认为当代艺术可以从任何地方去抓取你的源泉和创造力,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张大力就想把《愚公移山》创作出来。

艺术家张大力在创作中

艺术家张大力在创作中

  多媒介探索 不愿被“标签化”

  在中国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文化艺术的跨地域融合化、多元化越来越被重视,谈到艺术家张大力的创作经历,从装置、行为、摄影到录像,有人把张大力的这种多媒介多元化的创作方式称之为“不按套路出牌”。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驾驭媒介、驾驭形式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张大力认为这个本身就在艺术家的系统里,艺术家应该是什么都会做所以很早就觉得要突破这个外界贴给艺术家的“标签”,不能让人认为是一个什么类型的艺术家。张大力画涂鸦,大家认为就是一个涂鸦艺术家,但他不想当一个涂鸦艺术家,不想被人贴一个标签所以后来就不画涂鸦了。后来张大力就采用雕塑的呈现方式,虽然没有学过雕塑,但是用了很多办法去解决创作之间的默契。因此,张大力认为一个艺术家能够驾驭更多的资源,能驾驭更多的材料,是一好事,而不是一坏事

艺术家张大力工作室

艺术家张大力工作室

  艺术家有了创作灵感想要创作的时候,选择材料和呈现形式又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因为思考占据了艺术家很多时间,不仅仅是创作。张大力作为一位职业艺术家,在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一种是根据想法去画草图,然后具体化,再选择材料;还有一种经验是直接创作,然后赋予它意义。相对而言,后者更为容易实现,而张大力却选择前者。或许,对于他而言,先有想法,而后选择什么样材料呈现创作更有挑战性。

  其实除了南京国际美展,每年的艺术北京艺术长沙艺术深圳等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那么对这样一个现象,作为艺术家的张大力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张大力坦言到:“我也感受到了,原来我们当代艺术展都处在地下边缘,但是近些年来,当代艺术变成了主流,甚至为了热点,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深层次来说,整个思想、政治格局、文化策略都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关注当代艺术。此外,有这么多大型艺术活动的举行,对艺术家、艺术市场、艺术机构、城市文化建设、艺术环境等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和推进。”

上一篇:环球人物专访董明珠:“你在买空调时别无选择!”

下一篇:昆仑山下“珠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