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袁晗)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制约外贸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问题依然突出。如何推动我国外贸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应做出哪些努力?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做客中国政府网与《新华访谈》,谈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陆逊表示,我们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支持企业到境外去兼并并购国外的品牌和技术,到国外去建厂设店,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自2013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有观点认为,尽管我国已是世界贸易大国,但仍不是贸易强国,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对于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有什么重要意义?
支陆逊:中国从2013年以来,已经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品牌培育、创新能力、管理理念等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中国现在应该说实现了产品国际化,还没有实现企业国际化,中国的企业在经营理念、研发能力,包括品牌培育管理、网络建设服务等方面,和跨国公司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支撑外贸高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它的意义主要有几方面:第一,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是应对支撑外贸高速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外贸30多年来的高增长是在世界经济长周期繁荣、全球化加速发展带动国际产业转移、美国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助推世界经济增长和中国的低成本要素等背景之下形成的。但是目前,上述这些因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外贸持续高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注重调结构、转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强应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是破解制约我国外贸发展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大而不强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不多。三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地位不高。所以为了缩短我国与外贸强国的差距,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破解制约外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第三,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是应对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削弱的现实要求。中国依靠劳动力、环境、资源等低成本要素竞争的传统优势是在削弱的。我这里有一组数据,纺织、服装、家具、鞋、玩具、箱包和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我们国家综合成本上升,出口放缓。2014年,我上述7大类产品占美、欧、日市场比重比2013年分别下降0.94、0.31和3.12个百分点。为提升出口竞争率,必须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
30多年,以“贴牌出口生产”为主导的高速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要实现贸易强国,需要实现自主品牌全球销售。中国有4200万供应商,前10万家厂商(90%的年销售额在3千万到10亿人民币)占了中国2.34万亿美元出口的90%,他们才是中国制造、中国出口的主力军、中国的未来,国家有政策专门帮助这些优质制造企业,让他们实现自主品牌全球销售。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培育品牌。没有品牌,缺乏营销网络,企业的产品定价权、话语权就比较弱,国际竞争力就不强。中国外贸过去30年的高增长主要是一种粗放式增长,主要是依靠拼数量、拼价格,甚至是拼汗水来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实现向拼品牌、拼质量、拼服务的转变。我们将加大品牌培育的支持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外贸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们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支持企业到境外去兼并并购国外的品牌和技术,到国外去建厂设店,实现互利共赢。
上一篇:河北新闻网
下一篇:云南白药:借力南博会 展示云南本土企业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