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黄军/编辑:罗昊/摄影:李文科
徐焱/黄军
推门见景、开窗见绿,生态优美和民生幸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毕竟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会更舒心。
关注:重庆代表团召开第二场记者会 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在代表驻地宾馆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集中访谈”记者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武隆县委书记何平,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围绕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生态保护、土壤安全等问题与记者交流。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出“五个绝不能”的要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动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大的国家战略,那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重庆有哪些好的举措,又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李建春: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始终 巴南力争202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区
巴南区地处重庆南部,按照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属于都市功能拓展区,巴南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呢?
“巴南加快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步伐,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庆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说,在发展过程中,巴南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色调,优化了龙洲湾滨江城市经济带、环樵坪经济区、麻柳沿江开发区、生态休闲经济区“一带三区”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修复、人居环境治理、山水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五大工程。
“在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中,巴南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坚定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开拓‘生态+现代’的发展新境界。”李建春说。
发展中以绿色为主色调,产业方面又将如何调整?李建春表示,除了给大地披上绿装,更要推动产业的“绿化重构”,巴南将在龙洲湾滨江城市经济带,发展高端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休闲娱乐等业态;在国家级公路物流平台—南彭贸易物流基地引进发展重庆华南城、京东电商产业园、新加坡普洛斯、浙江传化等重点项目24个,初步构建起千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巴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增长达93.2%,今年有望增长45%以上,到2020年占工业比重可达40%。“近年来巴南先后关闭和搬迁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101家,将6座水泥厂全部关闭,淘汰落后产能110万吨,关闭了所有涉铅等重金属和化工生产企业。”
在农业方面,李建春介绍,巴南区主攻都市特色效益农业,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等3个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茶叶、特色畜牧业、生态渔业5个优势产业,推进“农旅融合”,突出农业观光、农家休闲、农事体验、瓜果采摘、民俗体验等特色,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养生养心养老产业,并在全区大力发展林业,林地面积占主城林地面积近50%。
除了工业和农业,巴南还注重水资源的修复保护。“既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也使巴南成为投资发展的一方热土。”李建春称,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巴南将力争2017年建成市级生态区,202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区,“目前已完成7个镇街共65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3.5%”。
何平:武隆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 要建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生态是武隆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资源。”重庆武隆县委书记何平首先给出了如是评价。何平说,为把“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保护好、利用好、建设好,武隆致力于在之间寻求平衡,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市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武隆有哪些好的举措?何平介绍,武隆构建节约、集约的资源利用体系。守牢自然遗产红线,对核心区30k㎡和缓冲期75k㎡实施严格保护;守牢森林资源红线,全县林地保有量不得低于330万亩,森林保有量不得低于280万亩;守牢水资源红线,重要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守牢耕地红线,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00万亩;加强对古镇、古村落、古寺庙、名人故居等的保护。
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何平表示,武隆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率达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到2020年,乡镇和农村集聚区面源污染防治率达10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达100%,基本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何平称,对宜林荒山荒地,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限期造林。同时建立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所有招商项目和动工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环境承载评估,“对污染企业,无论税收贡献多大、吸纳劳动力多强,一律拒之门外”。
提起武隆,天坑地缝、仙女山是大家熟知的景点,那么在旅游方面,武隆有哪些亮点举措?“我们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旅游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一届接着一届干。”何平说,今年,武隆接待游客有望达到2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全县涉旅农家乐、家庭公寓、土特产店4600多家,涉旅农户3.1万户,带动7万余人就业。
而武隆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市前列,和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淡水养鱼等优势产业也不无关系,全县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53.2%,去年增速达到12%左右。此外,武隆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到2020年,建成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何平说。
何平称,今后五年,武隆的目标是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上全国水平,让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清洁水源、绿色食品、宜居环境更好地滋润武隆大地,滋养武隆人民。”
谢德体:需重视土壤安全 可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问题上,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将关注点放在了土壤安全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全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土壤养分失衡比较普遍,土壤资源利用强度大,农用化学品施用多,部分耕地因受到中重度污染已不宜耕种粮食作物。”
土壤安全和老百姓的生活自然息息相关,具体将产生哪些影响呢?对此,谢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将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谢德体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农业边际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粮食生产重心不断从水热资源丰富的南方向缺水的北方偏移,北方粮食主产区资源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剧,土壤污染已威胁到我国农产品安全,长此以往可能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由此,谢德体提出,应将土壤安全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他建议,构建全链条、全覆盖的“土壤安全工程”战略体系,查明全国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和净化功能,积极推进土壤科技创新,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
对于国家土壤安全工程,他建议,可分三阶段有步骤实施,即2020年土壤保护取得初步成效、2030年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改善、2050年土壤资源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各部门还应协同努力,以农业、环境、国土、科技为重点,严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加强土壤环境监控与防治,同时启动科技协同计划,抢占世界土壤科学研究新的制高点。
生态环境更舒适宜人、吃穿住行更安全放心,是每个山城市民都期待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蓝天、碧水、青山同样是山城的一笔重要财富。
上一篇:“三八”节特别报道:女神和女汉子
下一篇: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国经济信心的“成都样本”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