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侧储能市场潜力巨大
——访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姜新宇
中国电力新闻网 见习记者 邓恢平
当前,我国电化学储能进入相对比较快的启动阶段,产业热度持续升高,外部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障碍阻碍储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4月24日,在2019第九届中国国家储能大会开幕前夕,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姜新宇就如何应对储能发展挑战和机遇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2019年国内储能市场前景?
姜新宇:今年的国内储能市场总体喜忧参半。喜的一面主要是储能项目增多,市场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相继发布了促进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这给储能产业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忧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2018年国内储能市场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电网公司,市场开发广度不足。我认为储能未来几年的主要客户仍将是电网行业,这是由电网在电力能源产业所处的地位决定的,电网作为连接发电与用户的中间环节,如果在电网端配置储能,对于提升电力系统整体安全与调控能力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储能市场过度集中,对于储能多元化发展是一种障碍,希望储能参与电网储能的同时,广泛开拓储能市场及应用场景,让储能的市场、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二是从2018年储能项目的特点来看,大容量储能装机越来越多,但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电化学储能项目在电网的推广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电网的特性决定必须把设备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电芯个体差异化尤其是运行中后期的电芯显著差异化,将是储能装备故障的主要诱因,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则很可能引发产业发展障碍。
记者:您更看好储能哪一应用场景?原因是什么?
姜新宇:未来一段时间内,电网企业肯定仍是拉动储能发展最大的客户,不仅仅是项目的需求拉动,还包括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完善等,都会伴随电网储能的快速发展而渐趋成熟与稳定,从市场及技术完善角度我比较倾向于电网侧储能发展。
去年,虽然我国储能新增装机也包含了一些发电侧、用户侧的应用,但基本还是储能企业开展的一些示范项目,真正由客户买单的毕竟是少数,很多企业还是很不愿意承担储能的成本。
而电网侧则不同,首先在电网侧布置储能装置,作为中间枢纽既可以兼顾发电侧,又可以兼顾用户侧,能够最有效地发挥储能系统对电力能源的调节作用,实现储能价值与电力能源的优化结合。其次站在电网角度合理布局储能,实现源网荷储区域内有效平衡,可最大限度实现储能的价值。最后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电网如何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也是要思考的问题,而提升电网的柔性调控能力,需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区域特性合理配置电网资产,当然储能是其中一个手段。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储能在解决新能源接入电网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可能会成为一种必备需求。相对而言,用户侧和火电联合调频中的储能应用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
记者:储能系统成本的下降空间有多大?
姜新宇:目前储能成本构成中,电芯的成本还是最大的,其成本的下降速度逐年减慢,并出现瓶颈。其余如PCS、BMS等的降价空间也十分有限,未来几年储能成本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还值得研究。
此外,我认为储能系统成本不排除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越来越高。因为当前储能系统的主要成本并没有把足够的安全保障投入、消防设施投入算进去,随着未来对储能系统安全的愈发重视,安全投入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我认为电芯的质量及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投入都是要提升的,意味着在这方面会增加成本。
记者:您认为当前储能发展还应该重点重视哪些问题?
姜新宇:狠抓储能系统的安全。安全分三个层面:一是部件尤其是电芯本身质量及安全性;二是一定要站在储能系统的集成角度重点研究电池的安全使用,如何让数万个电芯组合的储能装备安全可靠,需要从系统拓扑结构出发重点解决电芯不一致性或电芯本体质量对储能电站的安全挑战;三是从储能电站整体出发,如何构建安全防护系统很重要。现有储能系统将大量电芯或电池簇并联使用,如何克服电芯短板效应导致的整体容量损失及电芯不一致性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需要认真研究,有待全行业从不同角度共同努力。
智光储能在储能装备系统安全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工作,所研发的级联式储能高压系统,避免了多个电芯或电池簇的并联使用,提升了储能电站容量利用率及系统安全性,通过系统拓扑单机容量可做到5兆瓦以上,无需升压直接并入10千伏电网,是一种较好的储能安全技术方案,目前有多个项目处于实施中。
责任编辑:赵雅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附件: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中国电力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电力新闻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
上一篇:人物专访丨秦静:引进航天科技来发展乡村旅游
下一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人物专访黄进达:面对世界香港成为旅游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