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访

柳垚:新时代下的会展行业需要新的标准

2018-06-08 05:42 点击:

  人物简介:柳垚—武汉乐熹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自公司创立以来承接全国大型展览、巡回赛事以及多家上市公司集团的大型会议共百余场,成为中国会展行业备受瞩目的行业新秀。2017年被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授予“MICE十年杰出青年”奖项,让中国会议产业大奖的名录中留下了武汉的名片。

  在我记者生涯中接触过不少的采访对象,但柳垚可以说是最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她是个天生就自带光环和气场的女人,浑身上下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谦逊有礼,语言婉转游刃有余,眼神清澈而坚定,跟她面对面时能够感受到来自她内心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行业观点】

  ——中国新时代 行业新机遇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一方面,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议产业的发展,而会议产业的发展又将会议产业变成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形态。另一方面,会展业的兴起也会对其它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会展作为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在国家政策调整以及供需关系变化的形势下,有着它全新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时代中,要成为一家优秀的PCO或DMC,更需要了解其它产业的发展形势与动向,考量各个产业的传播需求和贸易需求,精准提炼会展能够为这些诉求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实现这些价值的能力则是PCO和DMC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时代下,打破传统会展形式的局限性,重新建构展会的呈现与沟通方式,传递生产方、供给方和需求方在会展活动中的核心信息则是PCO和DMC在会展活动中提高效率和集中要素的关键手段。

  ——技术新变革 品牌新发展

  中国会展产业的框架随着不断增加的需求逐步确立,也可以说中国会展行业的机制更像是“被动”迎合市场的产物,而PCO和DMC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变革使生产方式从工厂作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了会展产业的平台功能和创意价值也要有全新的表现形式。于平台功能而言,会展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门槛低”和“智慧化程度低”的行业,实际上会展产业的主观因素较多,每一个案例都需要经过沟通来构建大体框架,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力去完成工作。优秀的PCO和DMC往往会审时度势,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会展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品牌化运作。

  近些年来即时影像、智能系统、裸眼全息等服务品类的出现给会展体验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而各个品牌之间的运营模式也逐渐多样化,“互动场景IP”、“场馆运营”、“文旅营销”等关键词也逐渐成为了区分PCO和DMC发展定位的战略标签。

  ——服务新标准 竞争新机制

  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正趋向于稳定,越来越多的会议酒店和场馆开始建成并投入使用。政府、企业及社会团体也越来越重视利用“会议”来构建自身影响力和公信力。目前,越来越多的PCO和DMC开始建立标准化、结构化的服务体系,使行业标准逐渐清晰量化,并具有极大的可复制性。

  PCO和DMC之间除了各自的硬件设备和经验技术之间的竞争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场展会整体的掌控能力。会展的组织功能不同,主办方的社会属性不同,参会者的类型不同等因素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一场展会的呈现思路和设计形式。对一场展会表达和宣发尺度的拿捏将直接关系到展会的质量和效率,就像厨师在烹制餐食前都会精准了解客户的喜好与禁忌一样,PCO和DMC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要有对客户的精准画像和价值定位。对于简单的会展业务来说PCO占据客户,DMC占据执行,而内容多半由客户自己生成,在这三大要素中越是高规格精创意的会展活动其“内容”部分所分的利润往往是最高的,而PCO和DMC大多数不擅长筹谋会展“内容”,并将一场展会的内容和执行拆分权责,长此以往将把自己限制在供应商的维度中渐渐失去行业竞争力。不论会展行业市场体系如何日新月异,沉淀经验,开阔眼界,提升审美并增强自身的资源储备这几项必修课将一直会是公司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对话问答】

  —— Q1 : 在未来你对公司团队的构建和发展是否有新的计划?

  柳垚:在我看来设计水平代表了一个公司的审美和标准,所以团队成员我一般较偏爱设计类的专业人才,例如动画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现如今,中国的高等院校只有极少部分开设了会展管理相关专业,会展业人才供给系统和互动机制较弱,但事实上有很多专业都可以在会展领域施展才华,只是欠缺普及和引导,如果能够完善产业内人才激励机制和产业外人才教育培训系统,那么会展业的人才市场潜力将会是无限的。所以在未来,我将会与部分高校开展人才定向培养的合作,以召开定向专业宣讲会的形式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所学如何能够运用在会展领域,从而挖掘有潜力的专业性人才并加以培养,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特色鲜明,有审美有眼界的年轻队伍。

  —— Q2 : 你将会如何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来应对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呢?

  柳垚:PCO和DMC公司发展的时间较短,行业密集度低,上市公司少,数据闭塞,要想迅速突出重围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市场,界定人群,划分业务板块。PCO和DMC公司都很难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发展壮大,必须吸纳新的资源以求共同发展。在未来,我会寻求更优秀的企业与之进行深度的业务合作,通过创立共同品牌、稀释股权或被收购的方式,借助更高的平台增强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会展活动离不开会议场馆,今年起我会将一部分业务体系往场馆运营方向发展,在新兴的会议中心和场馆之中选择发展定位与自身相契的合作伙伴,建立新的服务体系,将双方平台的资源价值发挥到极致。在业务方面,我希望能够“主刀”一些有难度的CASE,获取更大的进步和更多的成就感,打造更有影响力的行业案例。

  —— Q3 : 公司目前的发展是否达到了你之前的预期?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行业经验呢?

  柳垚:我一般很少做预期,会更多着眼现下的工作,不做过多对未来的设想,争取让每一个CASE的效果做到完美,走稳每一步。我觉得现阶段谈不上什么经验,最多也只能作为一些心得,因为这也是在向行业优秀前辈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首先,你自己的标准必须高于客户的要求,这个标准可以包括公司的资源储备、专业程度、细节把控、执行效率以及应变能力等等,这些是拉大竞争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另外,在supplier的选择方面尽量不要集中程度太高,每家都有自己更”专“的一个领域,且一家supplier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更倾向于搭配组合,将各家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掌握各家supplier的数据分析,根据每一次案例的情况进行合理配比。在每一个CASE的沟通过程中,我会尽可能多的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例如协助招商、对接资源等,除了做好份内的工作以外,你能做得更多自然筹码也会更多,且会更得客户的信任和依赖。最后,我认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运气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经常需要应对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敬畏规则,遵守底线,长存善念,积累福报,至于那种化危厄于无形的一种力量,所谓公平或运气,因果而已。

上一篇:《浙大人在上海》系列人物专访

下一篇:行走在崎岖山路里的妇幼“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