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访

王喜东:福建泉州边检站站长 边防人物专访

2016-05-09 17:00 点击:

     

\


      王喜东,男,吉林人,1990年03月入伍,1992年0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大学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现任泉州边防检查站站长,武警上校警衔。

主持人: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早在宋元时期就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海外贸易关系,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么辉煌的历史,令人忍不住想象,身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外交流一线的泉州边检站,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今天很荣幸请到泉州边检站王喜东站长,让他带我们一起认识、了解泉州边检站。

主持人:王站长您好!

王喜东: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王站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泉州边检站。

王喜东:我站始建于1951年,始称晋江边防检查站,1957年因台海形势紧张撤销编制。改革开放后,于1982年恢复建站,命名为泉州边防检查站。我站承担晋江机场、石井客运口岸的旅检任务,同时负责泉州“三湾八港”的货轮检查任务,是全国少有、福建省唯一的海空港、交旅检业务齐全的现役边检站。

主持人:“三湾八港”是指哪些港口?

王喜东:“三湾”就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八港”就是泉州后渚港,晋江市深沪港、围头港、东石港,石狮市石湖港、祥芝港、梅林港和南安石井港。这些港口共有各类码头泊位30多个,其中,石湖、围头、后渚、深沪为一类口岸作业区,其他为二类口岸。这些都是我站的执勤点。

主持人:可以看出,泉州边检站所负责的业务种类比较齐全,在这么多的口岸里,主要有哪些出入境航线?

王喜东:空港方面,晋江机场国际航线自2009年9月复航,陆续开通了香港、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及韩国仁川、济州等航班,目前每周出入境航班90架次;海港交检方面,主要有国际航线和对台货运航线,国际航线集中在石湖等码头,有印度、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航线,而对台货运航线集中在石井货运码头;另外,我们还有一条对台“小三通”客运航线,就是常说的“泉金”航线,2006年6月开通,目前每天有8个航班出入境。

主持人:您说的“泉金”航线,是全国三条“小三通”航线之一?

王喜东:是的。

主持人:作为小三通航线,“泉金”航线受到海峡两岸广泛关注。目前这条航线运行如何?

王喜东: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循。泉州石井港与金门距离仅14海里,搭乘泉金航线客轮仅仅需要50分钟时间,便利的条件使得这条航线成为两岸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通航7年来,我站已验放该航线旅客55万人次,其中80%以上是台胞。

主持人:泉州边检站采取哪些措施服务通过这条航线往来两岸的旅客?

王喜东:针对这条航线主要旅客为台胞,我站立足亲情,从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先后在石井对台口岸开展“海峡心桥”、“五彩通道”、“合家欢通道”等服务品牌建设,并在一线检查员中广泛征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应对方法,梳理出10大类30余种可能发生的服务情景,据此编发《泉金航线现场情景应对指导手册》,增强了灵活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口岸通关顺畅的同时,也营造了亲切怡人的通关氛围,得到往来台胞的广泛认可。

主持人:“泉金”航线方便了两岸人民往来,也推动了泉州对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海峡西岸经济飞速发展。请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边检工作面临怎样的新形势?

王喜东:随着海西建设的深入开展,泉州口岸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货运方面,泉州港已开辟至东亚、东南亚、中东等多条集装箱航线,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亿吨,并进入全球前20名最具发展潜力集装箱港口之列。客运方面,晋江机场及石井对台客运码头客运量不断增长。今年截至10月20日,我站共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6167艘次,检查出入境人员472797人次,同比增长24.9%和60.2%。目前每周验放出入境交通工具约155艘(架)次,人员约13000人次,业务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增量全省第一,总量稳居第二。业务量迅猛增长,让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原有勤务模式不适应新的业务工作需求等等。

主持人: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泉州边检站在发展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王喜东:问题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是口岸客观情况,二是我站自身现实条件限制。

口岸客观情况方面,我站所辖晋江机场及“三湾八港”呈“点多、线长、面广”的分布特点。同时,各港口中,有旅检、有交检,功能多样、性质不一、服务与管控要求差异较大,提高边检服务水平难度增大。

我站自身现实条件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警力不足的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近年来,我站承担的业务量大幅增长,以2013年上半年为例,我站共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3641艘(架)次,为2006年的32倍;检查出入境旅客261481人次,为2006年的101倍;而干部人数只比2006年增加了不到30人,干部缺编较多、战士数量较少,官兵长期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严重制约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主持人: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泉州边检站是怎么应对的呢?

王喜东:主要是勤务模式改革。我们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做大做强海西复合型边检站的目标,逐渐建立“一分站两中心”的勤务新模式。一分站为晋江机场空港分站,两中心为石井、石湖两个海港区域执勤中心。根据警力需求与勤务效能提升要求,制定了“加强顶层设计,做精机关、做强基层、夯实基础,结合业务类型进行大胆创新,打造实战型勤务指挥中心,形成1+3复合业务模式”的勤务改革总体思路,并在全国率先创立“边检站—区域勤务中心—联勤警务室”的三级勤务管理架构,通过对机场和各海港警力配置、勤务组织、客流高峰及检查员上台和备勤时间进行认真细致的测算摸底,安排检查员在执勤点24小时入驻,建立了5分钟勤务响应圈,实现70%警力下沉,飞机、船舶检查时间平均减少30分钟,勤务效率提升30%,有效服务口岸飞机、船舶快进快出、大进大出。

主持人:勤务模式改革,满足了泉州口岸执勤点分散,勤务种类多样的需求,但是,对于一直存在的警力不足的客观现实,泉州边检站是怎么处理的?

王喜东:针对复合型业务,我们提出了“厚基础、重复合”的复合型业务人才培养理念。从创新学习平台、全员业务学习与轮岗管理、检查员考评机制改革等方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实现检查员“一专多能”的目标。

主持人:“一专多能”,就是说检查员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可以胜任多种岗位,从而提高警力使用效率,解决警力不足问题?

王喜东:没错。通过改变业务培训模式,现在我们基本能实现70%执勤人员胜任五个以上岗位能力要求。

主持人:具体实践中,如何来提高检查员的业务素质?

王喜东:重点围绕官兵难以集中、培训课时无法保障的问题,把主要精力用于提升官兵基础能力上,使检查员队伍既具备“全面过硬”的基础业务能力,又具备“厚积薄发”的分析处置能力。投入170余万元建设站综合培训室,在各执勤点设立3个培训点,并通过开设小夜校、小讲堂、“微课堂”、“移动课堂”等方式,严密组织全体官兵分批、分层次、分类型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采取全站每月普考、每周抽考,通过必考三个岗位知识、自选两个岗位知识的层级考核模式,形成了全员参与、一专多能、全时开展的培训考核机制。建立科与科、人与人之间的常态化竞赛考核机制,每季度开展业务技能、定式养成等方面的比武竞赛活动,激发官兵自觉学习的源动力。并通过开展“一战到底”业务技能竞赛、网络答题竞赛等各种内容、形式新颖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开展业务学习的热情。截至10月份,我站检查员的业务考试达标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个百分点,优秀率比去年同期通过了20%。今年,还涌现出了全国边检机关文明使者候选人郑晓莹等一批优秀业务典型。

主持人:勤务模式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些都是泉州边检站的创新举措,相信对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王喜东:是的。一年多来,改革的成效已经逐渐显现。

主持人:有哪些具体成效?

王喜东:改革后,我站将服务重点合理分工,了解掌握驻地口岸工作发展瓶颈,结合边检工作资源及优势,主动推出包括便利措施、通关服务、业务基础、执法监督等4类11项服务措施,先后得到了泉州市郑新聪市长、陈荣洲副市长等地方领导的批示肯定,市政府专文对我站的工作举措进行了全面宣介,要求将边检工作超常规作为、精细化服务、全方位保障上的做法进行推广。一年来,我站“一分站两中心”各类业务运行良好,有效推进海西经济建设,使泉州边检站这个历史老站迈上新的台阶。今年年初,我站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爱民固边模范边检站”称号,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此荣誉的边检站,我站负责“泉金”航线勤务的石井区域中心则包揽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福建省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部局先进党支部等国家、省级荣誉,受到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主持人:近年来,泉州边检站通过改革创新,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王站长以及更多泉州边检官兵的努力。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祝泉州边检事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王喜东:谢谢主持人。感谢大家对泉州边检站的关注与支持! 

上一篇:2014龙城人物专访:地产若只如初见

下一篇:中医院 弘扬中医国粹 展现天使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