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访谈

焦点访谈:这位年过六旬的“年轻人”把科研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2020-07-10 21:00 点击: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他们中间,既有广大立志脱贫的群众,也有在贫困地区帮扶的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照片上这位正对着镜头吆喝“卖”土豆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也是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院士怎么会去卖土豆呢?我们不妨再来看另外一张照片,肤色黝黑,穿一身迷彩服,看上去就像是一位普通的农民。2015年,朱院士60岁时来到云南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深度贫困山村,手把手带着老乡种土豆。这一干,就是好几个年头。

  这里是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蒿枝坝村,朱有勇和扶贫队员们正在指导村民们种植冬季马铃薯。拉祜族是“直过民族”。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召集在云南的工程院院士开会,决定由谁来牵头这一重任。

  当时澜沧县贫困发生率高达41%,属于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又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经常在乡下,即便这样,朱有勇第一次走进蒿枝坝村,还是很受触动。

  朱有勇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所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帮助村民从贫困中走出来。他把自己的住处选在了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村支部,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里扎下了根。那一年,他带着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14次往返蒿枝坝村,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对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科学分析,朱有勇发现澜沧县冬天雨水少,也没有霜冻,很适合种植自己研究的冬季马铃薯。而且冬季马铃薯在十一二月播种,过了年就能收获,有了这个时间差,澜沧县就可以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不愁没销路。但当地的拉祜族老百姓冬季没有种地的习惯。

  朱有勇决定把冬季闲置的田地利用起来,种冬季马铃薯、冬季蔬菜,让农民们增加一季的收入。

  为了说服老百姓,朱有勇和团队成员在蒿枝坝村租了一块地,率先种起了马铃薯。

  看着这支大城市里来的科研团队不来讲课,反而在地里干起了农活,村民们心里也直犯嘀咕。播种、浇水、照看,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到了马铃薯收获的时候,蒿枝坝村的村民们信服了。

  朱有勇说他要在蒿枝坝村开技能培训班,全县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想致富就可以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就能免费学习。

  培训班上课期间,朱院士和他团队的老师和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朱有勇亲自给农民们上课,他的培训班既讲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也在田间地头指导实践操作,直到学懂学会。澜沧县酒井乡坡头老寨村的哈尼族村民马正发是冬季马铃薯班的第一届学员。

  马正发学成回家后,2018年他种了10亩冬季马铃薯,4个月收入7万元。冬季闲置的土地变成了增收田,村民们种冬季马铃薯的积极性更高了。2019年,全县累计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1.7万亩,2万多人受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多户,一万多人增收。

  虽然现在很多村民依然说不清楚院士究竟是做什么的,但他们对朱有勇的信赖和感激却是实实在在地写在了脸上。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的一个苗寨,从小在农村长大。1977年,朱有勇参加了高考,拿到了云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2011年,已经是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的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朱有勇的众多成果中,有一项林下三七种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不用农药就解决三七易生病、无法连续多年种植的难题。这项技术朱有勇带着团队研究了十多年。到了澜沧县扶贫后,朱有勇决定把这项技术无偿地分享给当地农民,可是团队里的年轻人却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天还没亮,朱有勇就打电话,召集团队成员们早饭后开会。

  当地林业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林下有机三七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三七是一种中药材,种植周期长,如果想发展成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必须引进企业。

  朱有勇把技术无偿地转让给经过考核的企业,条件是企业必须把每年利润的15%作为分红分给当地的农民。

  这是新一季的三七种植培训班,朱有勇正在给当地的农民和企业人员上课。

  石章保是蒿枝坝村的贫困户,2016年他参加了朱有勇的三七培训班,他家有25亩林地租给了企业,除了租金,他在公司还参与三七的种植和管理。

  2018年,石章保家脱贫。2019年,全县林下三七种植达到了9000多亩,其中竹塘乡就有4000多亩。

  朱院士说,我是一个成长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的农民!与土地相亲、与农民相亲,是我一生的梦想,我这辈子能用一点点付出帮助农民兄弟脱贫,我感到很欣慰。院士和他的团队把论文写到大地上,让自己多年的科技成果为乡亲们服务,背后正是这样一种朴实无华的情感在支撑。而让朱院士暖心的是,每天晨跑回来,他的门上总是挂着煮熟的鸡蛋、红薯等早点,那些都是乡亲们送来的。他为这片土地付出的努力,乡亲们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上一篇:陈小勇:海南自贸港建设将为“大健康”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篇:成都税务开展“百家企业访谈”活动 促进税企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