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报道

探究石楼攻坚(讲述·特别报道)

2020-05-22 07:42 点击:

探究石楼攻坚(讲述·特别报道)——深度贫困县脱贫实践一线调查

本报记者 乔 栋

探究石楼攻坚(讲述·特别报道)

石楼县黄河奇湾景观。

高虎应摄

探究石楼攻坚(讲述·特别报道)

数据来源:综合本报及新华社报道

编者按:“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剩余脱贫任务从数字上看不算多,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拿出决战决胜的态度和举措,确保深度贫困县全部如期脱贫。

为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战,各地干部群众铆足干劲,扶贫产业链条加快延伸,兜底保障网越织越密……为此,本报记者数次走进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驻村调研,实地走访,探究石楼如何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谷雨前后,村民们忙着种瓜点豆。在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前山乡不远处,黄河奋力甩出一个“U”形湾,河岸两旁的绝壁,在千百年来风削水刻的作用下,像被鬼斧齐整切下一般,坚毅挺立着。今年雨水充足,前山乡贺家洼村的人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石楼位于吕梁山西麓,背靠黄河。地名的由来,有“通天山石叠如楼”的说法。前些年,当地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石楼一度陷入生态和贫困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全县12万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接近50%,相对于吕梁这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可谓“困中之困”。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近乎零的老区县,如何摆脱贫困?为此,记者深入一线调查。

产品不放松,高品质严要求

“创业路不好走,究竟咋样能做成”

在4月8日石楼县举行的青年创业项目评选会上,已是评委的张云感慨万千……一个念头反复冲击着他:“创业路不好走,究竟咋样能做成?”

回望走过的路,曾经的历练化为当下开拓前行的底气。几个月前,张云领衔的“一碗粥道”刚拿下4000万元的订单。他说,创业项目这么多,自己能撑下来太过幸运,没有理由不去带动更多的人攻坚克难。

他记得:三年前的自己,刚过而立之年,头发就“一把一把掉”。本想做点红枣收购和碾米加工,场地建了一小半,投入100多万元后,合伙人撤了资。干吧,资金不足;不干吧,砸进去的钱半点响动都没听着……

他依然清楚记得: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当时团中央刚来石楼包点扶贫的工作队队长孟利和他碰撞出了“火花”。孟利是个坦率人:“你看看碾米企业在吕梁有多少个?粗加工企业能活下来的又有几个?”张云大腿一拍:“我也犯嘀咕,同行竞争的事,咱不能干!”

说这话时,张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面对这个新来的工作队队长,他毫无保留:“我在超市站了两个钟头,发现谷类精细深加工产品有9个人过来买,一买就是几百块。我想入这行。”几个晚上的交流后,孟利帮他拍了板,“一碗粥道”就此问世。

这一场春雨,把黄土地的绿意彻底浇了出来。沿着国道拐进一条山路,开上弯弯曲曲的半山腰,张云的小杂粮精细加工厂便藏身于此。和最初的窘迫不同,扶贫队先后协调周转金、集体资金近200万元,“可解了燃眉之急”。加上消费扶贫返还的资金,张云短时间内摆脱了欠账困扰。

“除了直播带货,我去年还上了综艺节目,现在每天都有上百单。”张云摸着脑袋嘿嘿笑着,黄土人的憨厚写在脸上:“沾了扶贫队的光,给我介绍了几个大客户。”

跟着直接“沾光”的还有村民们。46岁的裴沟乡杨家坡村民靳凤明现在帮张云收杂粮,“从贫困户手里收,单价比外面高。”靳凤明翻遍了周边乡镇的库存:县里26万亩红枣和10万亩小米,就像“闪着光”的宝库。

时下的主力产品有核桃黑芝麻黑豆粉、红豆薏米粉等,至少三四十元一盒,但产能一天只有2000多盒,这和张云坚持不愿意用更便宜、产能更高的膨化工艺有关。“膨化工艺生产的产品营养成分少了很多。”张云说,他们坚持用低温烘焙,还用更健康的铝膜包装。

张云始终牢记孟利说的一句话:哪怕只有一条生产线,也不能放松品质要求。

问号变冒号,贫困户上了道

“同样是种地,差距咋这么大”

黄河边的盘山路崎岖复杂,即便是熟路的“老司机”,开起车来也得十分小心。这条复杂的山路,仿佛阻隔了县城和外面的世界。

64岁的贫困户曹海燕住在县里,干起活来气力充沛。三年前种的花椒树已有齐腰高,休息时,曹海燕会用手拨弄枝上的嫩芽。不远处,成群干枯的老枣树立在山河间。黄土地和黄河,见证着一茬茬新生与逝去的交替。

过去的石楼红枣连片种植,随着近年价格一路下行,卖价都赶不上运输成本,产业化、规模化反而导致“尾大不掉”,种植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刘彩红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转折。18岁离家的她,干过保姆、摆过地摊,后来靠着服装生意在省城立足。近年来,电商对实体店冲击较大,她又萌生了转行的想法。2017年,她去陕西转了转,“我们种红枣,人家种花椒,同样是种地,收入差距咋这么大?”随后在老家召开的引才恳谈会上,刘彩红回乡创业的激情被点燃了:详细了解过花椒产业后,她觉得这个活,能干成。

问号成了冒号,刘彩红风风火火上了道。在村里流转了350亩地,“黄河兴农合作社”挂牌成立。她住回了三眼窑洞,炕头垫个红毯子,枣枝在灶下噼里啪啦作响。天天上山爬塬,她30多万元的吉普车被剐得面目全非。创业的艰苦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难,还在种植。“有些跟头必须要栽过才知道。”2018年头一年,她按学来的方法“大苗栽水地、小苗栽旱地”,结果小苗全军覆没。“小环境很重要,同一个村坡地和梯田地的栽法也不一样。”几年摸爬滚打,刘彩红俨然成了专家:从完善上下游入手,不仅建立起无刺花椒苗基地,还与研究院所合作,尝试生产花椒药膏、泡脚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现在的花椒价格好,盛果期亩产达200多斤,能卖8000元。”刘彩红带动了38个贫困户,曹海燕就按亩承包着10亩花椒栽种和管护,每年跟着干5个月,“能挣个一万四、五”。在“女汉子”刘彩红的带动下,前山乡已推动1万亩地转种花椒。

供给侧发力,“零工业”成优势

“贫穷但不消极,缺钱但有办法”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重要抓手,而返乡创业的人则成了产业扶贫的鲇鱼。他们有资金、有整合能力,也有回报乡亲的热忱。孟利说,抓住了牛鼻子,就抓住了脱贫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人回来了。当地优秀返乡青年项目就有20多个,撬动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总量。“石楼很小,是产业小县、人口小县,但石楼又很大,能装下所有青年回乡创业的梦想。”孟利等人发挥团中央驻村工作队的组织优势,在品牌、资金、电商培训等方面下了大力气,帮助回乡青年实现梦想。

最近回来的房元锋想打造一个“小生态圈”。他在自己流转的山地上,重建了高标准的民宿窑洞,菜地里应有尽有,周边还养了700只鸡。房元锋精准把握着“1亩60只”的自然承载临界值……“等民宿成型了,小生态圈建好了,鸡蛋过关了,周边贫困百姓都能跟着挣到钱了,自己也能脱贫致富。”

高品质、深加工、产业链,这些关键词成为石楼脱贫的良方。“用生态康养的发展理念来看,绿水青山和优质小杂粮反而成全了这片‘净土’的后发优势。”石楼县委书记油晓峰说。

“贫穷但不消极,缺钱但有办法”。这些青年们可能没意识到,在他们参与脱贫和创业的过程中,也悄然进行着对石楼农业生产端的供给侧改革。

石楼脱贫了,贫困发生率从54.76%下降到0.31%,林草覆盖率达46%。“乡村振兴的格局也像‘铺路’,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脱贫致富也就水到渠成。”油晓峰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30日 06 版)

上一篇:中国石油集团积极应对低油价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特别报道(上)

下一篇:【特别报道】致敬平凡伟大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