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一面面党旗 一股股暖流
前往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的路上,路面的积雪越来越多,可见的柏油路面越来越少,道路最终变成了雪地,汽车只能在雪地上摇摇晃晃缓慢行驶。
这次玉树受灾地区中,杂多县为特重度雪灾,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有扎青乡、莫云乡、昂赛乡等。
这是记者所见过最厚的积雪。前往扎青乡的道路旁,脚踏入积雪,便迅速下陷,膝盖瞬间被淹没。路旁的山坡下,裸露的积雪层,有些地方超过一米。很多看似宁静的低洼处,积雪更厚,没有人会冒着危险去尝试到底有多深。
远处的草地上,确切说是雪地上,牦牛奋力挣脱积雪的束缚,前往草料投放点。草场被积雪覆盖后,投放草料成为牛羊顺利渡过难关的必要措施。
扎青乡一座大山的山腰,党旗飘扬。刚刚抢挖出来的道路,就像是这座山的腰带。这条路的另一端,住着几户牧民。
采访的几天时间里,在称多县、玉树市、杂多县的道路上,不时有拉运草料的半挂车驶过。不管是保畅通的现场,还是草料发放点,或者牧民家,总能见到飘扬的党旗,也能在现场忙碌的身影前,看到醒目的党徽。
经历短时间长途奔波后的高原反应,遭遇红景天口服液在转瞬间冻住的无奈,每当看到冰天雪地里一抹抹明亮的颜色,看到党员和牧民群众齐心协力奋战的场景,便顿时心生感动,备受鼓舞。(本报记者何耀军)
一片片牧场 一处处感动
2月24日13时许,我们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出发,前往35公里外的文措村灾后临时安置点。
重灾区之一的文措村牧户们主动向尕青村牧户让出30万亩草场,这个面积相当于28011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翻过一道道雪山,我们到达从尕青村搬到文措村的牧民白玛家的新牧场。记者问白玛:雪灾到来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白玛说,对于牧民来说,遇到大雪是正常的事,但谁也没想到今年的雪来得这么猛。
白玛说,他最难的时候,是眼睁睁看着家里的牛,因为自己准备的越冬草料不足,一个个动不了,他想靠自己化解危险,骑马找到十多公里外的邻居,才知道受灾的不止他一家。
让白玛感动的是,就在他为自己的无力焦头烂额的时候,村干部冒着一米多厚的积雪,来他家登记受灾情况。两天后,镇政府及村里通知,让他赶着牛羊到邻村的牧场上去。
“政府出面,解决了所有问题,我感谢他们。”白玛说完这句话,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当白玛把牛羊赶到通往新牧场的路口时,一条新的转场通道已经被县里找来的挖掘机打通了,他和儿子曲求松宝把38头牛、50多只羊赶到新牧场只花了五个小时。走进白玛家的蓝色救灾帐篷,里面棉衣、棉被、羽绒服、颗粒饲料等物品一应俱全。
采访得知,称多县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先后解决了163户牧民,1.5万头只牲畜的集中安置问题。(本报记者祁宗珠)
一种种场景 一枚枚烙印
当我踩进雪中,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雪的厚度,当我操控航拍器高空拍摄时,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大雪覆盖的广度。
一脚踩下,一种落空感突然袭来,等脚踩实时,我整个腿部陷入深深的积雪中。紧接着一股恐慌占据心头,后颈阵阵发冷。我想赶紧跳出积雪,生怕厚厚积雪下的未知将我拽入深渊。
这就是我在玉树杂多县扎青乡雪灾现场以身试雪后的感受。而当我操控航拍器,到达扎青乡受灾区域300米上空时,图传视频中只有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的白。如果操控的不是高科技产物,绝对分不清东南西北,找不到返航的坐标。
从2月24日到达称多县清水河镇开始采访,再到杂多县扎青乡,整整两天近800公里,我一路记录。摄像机、手持云台、照相机、手机,恨不得再多几条手臂,把所有的装备都用上,就怕遗漏哪个重要的瞬间。
一路采访下来,印象深刻的镜头有:称多县文措村受灾安置点救灾帐篷中两个认真写作业的孩子;清水河镇扎麻村八社保畅铲雪车上一面面五星红旗和党旗;扎青乡大雪中的山窝子和山崖上艰难觅食的白唇鹿、岩羊……那两个孩子坚毅的眼神,五星红旗和党旗鲜艳的色彩,寒冰冷雪中努力存活的生命,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上。
2月26日上午,本报微信公众号以《快报:都市报记者玉树抗灾救灾一线见闻……》为题,推出了采访组一行深入玉树雪灾抗灾救灾一线的首篇全媒体报道文章。文字、图片、视频,全景展现出了此次灾情发生后玉树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的决心和勇气,让更多网友感受到了灾难面前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宏大气魄。(本报记者史凯)
一个个身影 一股股力量
玉树出现灾情后,我们以最快速度奔赴灾区。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把那里的情况告诉更多的人。因为,这高原上的各族同胞都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到过玉树的人都知道,这里海拔高、干燥、缺氧、寒冷、风大,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康巴人朴实、乐观的性格。记得在上拉秀乡日玛村,领取饲草料的牧民更求江才告诉记者,家里的牛死了不少,但是他坚信困难一定会过去。
还有,称多县珍秦镇镇长索昂江措、玉树市上拉秀乡党委书记吉松保……他们顾不上家人、甚至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坚持与群众在一起,坚守在抗灾保畜工作第一线,他们坚定无畏的身影,个个令人动容。
苍茫雪原上,在冰天雪地中,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这希望和力量,来源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来源于党员干部群众奋战到底的精神和斗志。我要把这希望和力量告诉给更多的人。
在玉树采访的日日夜夜,我体会到,有了这样的身影、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呵护、这样的后盾,玉树一定会摆脱困境,拥抱更好的明天。(本报记者李占轶)
上一篇:70周年特别报道:东湖农场,曾经的辉煌
下一篇:证券日报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