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26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四周年特别报道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四周年之际,各级政府谋划开年工作都聚焦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举措。
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摘自习近平2017年2月视察北京讲话
关键词——教育
多区增加幼儿园学位数量
作为民生大计,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今年各区均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亮点频现。
大年初七,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西城区区长王少峰便来到陶然亭街道辖区内的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针对民众关心的学前教育问题,和居民代表一起实地查看十五中学附属陶然亭幼儿园的建设进度。由于历史原因,陶然亭地区没有公办幼儿园,仅有两所社会办园,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广大居民对建立公办幼儿园的呼声很高。
这个可容纳180名儿童的新幼儿园位于十五中校园的东南角,是在一座原学生公寓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学校的硬件设施,例如食堂、体育馆、体育场等,都可以和幼儿园共享。该幼儿园预计在今年9月就可以正式招生,将有效缓解陶然亭地区入托难的问题。除了十五中学附属陶然亭幼儿园,今年西城区的目标是新建至少四所公办幼儿园,实现15个街道公办园全覆盖。
以公办园建设为契机,西城区今年还将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学前教育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办园、支持普惠型幼儿园发展、跨区域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难题。具体措施包括:民办园的园长和教师将由教委代评职称,园长可享受每月1000元的津贴,民办园的书记和园长还可参加西城教委系统的工作会议,真正成为教育系统的组成单位。对于民办幼儿园教师缺口问题,西城区将和市属高校联合培养、公开招聘,并选派区教委直属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帮扶。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包括西城区的各区今年均将增加幼儿园学位作为重要的民生举措,并且还明确了具体的学位数量。如东城区今年增加学位2000个,提高常住幼儿入园率;石景山区新增五所幼儿园、学位1500个,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海淀区新增幼儿园学位6800个;朝阳区新增幼儿园学位1万个。
除了中心城区,郊区在增加幼儿园学位方面也体现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如昌平区今年继续增加幼儿园学位2250个;怀柔区全年新增学位1350个,着力缓解入园难问题;平谷区将新建、改建六所公办幼儿园,扶持、规范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在“学有所教”方面,一些区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便民措施。大兴区为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的难题,今年面向幼儿园、小学1-4年级的低龄学生,首推“低龄学生课后延时服务”。放学后不能及时被接走的孩子可以继续留在教室内,在值班老师的陪同下等待家长。
大兴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向北青报记者介绍,目前该服务已在三所小学和三所幼儿园试点,今年将在全区直属学校全面推广,初步计划覆盖全区半数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达到60余所。
而作为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今年则对标副中心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加大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启动“100+10”名师、名校长工程,在全国范围选聘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人才。同时,实施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改革,依托市级优质资源支持潞河中学提升办学质量,大力提升本土教育水平,促进副中心教育在更高水平均衡发展。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张小妹
关键词——医疗
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
今年,各区在医疗方面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让百姓看病更省心、更便捷。
根据市卫计委的总体要求,北京将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到2020年北京将建立基层医务人员家庭医生服务考核与激励机制,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四类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现签约全覆盖。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按照全市部署,多区政府均明确提出推动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率。东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及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做实做好家庭医生对已签约重点人群的精准医疗服务。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圆恩寺、魏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批基层卫生服务站完成建设。
海淀区今年稳步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平谷区则提出完善基层医疗绩效考核制度,家庭医生签约率提高12.6个百分点。
另外,如何将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向农村地区,弥补这些地区的就医短板,也是不少区政府今年着重解决的民生举措。例如,朝阳区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五环外、东南部等地区调整,加快北京中医医院垡头院区、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和垂杨柳医院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
通过梳理发现,今年多所三甲医院将加快落户郊区的步伐,比如门头沟区将加快国家心血管病医学研究中心和临床医院、北大肿瘤医院京西医院的建设;顺义区将加快北医三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引入项目实施,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组织体系;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北大医院南院区将在大兴区开工等。
此外,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也成为区级政府的当务之急。密云区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探索实施覆盖全部低收入群体的“大健康系统工程”,建立因病致贫政策帮扶基金,构建政府部门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健康”保障网。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关键词——住房
多种手段确保保障房建设
公租房、集体租赁住房、安置房……从这些与居住有关的词汇中不难看出,确保百姓住有所居成为今年各区政府的工作重心。为此,朝阳等区纷纷加快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一批集体建设用地选址在距离轨道交通、产业园区、新城1公里左右的区域。
根据北京市的总体安排,今年将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分配公租房1.5万套以上,作为实施主体,各区政府采取多种手段,确保保障房项目顺利开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大兴区获悉,今年大兴区计划开工保障房2800套。此外,采取多种途径筹措,加大保障房供应,除了拆迁安置房剩余房源纳入保障房供给外,大兴区还将加大集体租赁住房建设。目前已经有黄村、西红门、瀛海、旧宫4个镇开始进行集体租赁住房建设试点,将工业大院腾退后的一部分符合规划的土地作为集体租赁住房。
怀柔等区则是通过成立相应的公司,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如怀柔区成立保障房运营平台公司,推动在怀柔科学城南部的04街区、京粮地块共有产权房项目开工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企业员工宿舍,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800套。海淀区发挥区保障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平台作用,持续提高保障性住房运营、服务和管理水平。密云区与市属企业合作成立保障性住房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完成404套限价房和300套自住房工程,建成1409套共有产权房。
此外,在老旧小区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也是各区今年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一大民生亮点。例如海淀区辖区内老旧小区的住宅楼去年已有214部电梯开工实施,今年将继续摸排老旧住宅楼的电梯加装需求,进一步推广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力争实现29个街镇加装电梯工程全覆盖,全区至少加装200部电梯,北航社区、北科大、清华、北理工、二里庄小区和牡丹园社区等老旧住宅楼都在加装之列。
在政策支持方面,海淀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维持去年的补贴政策,即在市财政补贴的基础上,由区财政出资补贴50%,同时对于由于加装电梯需要电力增容的,由区财政出资负责电力增容;对于央产房,由区财政给予30%的补贴,此外每部电梯的管线改移最高可补贴40万元。区民政局、区残联今年还将出台针对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的补贴政策,确保全区加装电梯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养老
今年新建养老驿站超150家
春节前,东城区方家胡同的一处养老驿站正式营业,驿站由专业的养老服务商运营,提供老年营养餐、家政服务、心理慰藉、康复理疗、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十大服务内容,受到周边社区老年人的欢迎。
目前,北京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是今年各区政府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据介绍,各区在已建成运营的38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基础上,今年还将有150家以上的养老驿站建设投入运营。
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东城区今年新建17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朝阳区新增10个养老服务驿站,海淀区新建15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通州区新建3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远郊怀柔区在全区建设30个养老服务驿站,使老年人就近就便获得养老服务,依托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等机构,多渠道、多方式满足至少1200名老年人用餐需求。
平谷、怀柔、密云等郊区今年还将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发展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提供代买代缴、寻医送药等服务,使居住非常分散、公共服务配套不到位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到助餐服务和心灵慰藉服务。以大兴区为例,将对空巢老人进行定期探视,探视中了解老人的需求,结合驿站条件提供相应服务。尤其对于失能老人,需要护理的,将对家属进行培训,包括安全应急的技能培训等。
朝阳、大兴等区则将养老产业与医疗机构进行深度融合。朝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三家社区养老驿站今年将设立护理站,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基础医疗、专科护理门诊、居家护理、转介家庭医生或专科医生等服务,三家护理站预计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开业。此外,朝阳区还计划实现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就医。密云区则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今年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构建养老、护理、康复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数说亮点
东城区:推进顺义、大兴等保障房项目开工建设,豆各庄项目开工建设2849套,望坛项目回迁楼开工建设100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低于1000户;加快3所职业学校转型。
西城区:普及全民健身冰雪运动,铺设可移动仿真冰场1250平方米;今年新增4615个路侧电子收费车位;全区727座三类公厕全部提升至准二类公厕设施标准,实现冬暖夏凉无臭味。
朝阳区:启动新一期教育资源扩充计划,新改扩建7所中小学;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快东坝福园经适房、东郊农场保障房等项目建设,开工各类保障房约1万套,加快实施3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
海淀区:建设保障性住房3500套,筹集租赁住房1500套,完成24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首师大二附中曙光校区、八一学校小学部等新建、改扩建工程,多措并举增加中小学学位3000个。
通州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启动“运河中医药薪火传承名医工作室”建设工程,培养100名中医领军人才;启动区体育场改造工程,推进街区体育中心建设,新建40片多功能球场、更新100套全民健身器材。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标题书法/郑欣玫 图示制作/沙楠
(责编:池梦蕊、高星)
上一篇:人民日报十九大特别报道·广东篇:改革激发新动能
下一篇:上合峰会特别报道丨上合扬帆再启航 共建繁荣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