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昨天到来 北京近百家博物馆向市民免费开放
专家和观众一起走近文物藏品。
学生们在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参加科普实践活动。
八大名人故居纪念馆系列文化活动于日前启动。
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研讨会现场。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参与的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系列活动近期拉开帷幕。
2016年北京“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的主题统领下,以展现北京地区博物馆整体水平,体现参与性、引领性、学术性、惠民性四大特点,来开展丰盈的宣传活动,鼓励广大市民主动走进博物馆。
“北京文博”实时更新活动动态
全市多家博物馆根据自身资源特点,策划了多项精彩的展览和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共开展了91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6项展览、12项讲座、33项活动。5月9日,北京市文物局官方认证的微信订阅号“北京文博”也正式上线,“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的活动动态在微信订阅号上实时更新。
今年活动期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玲珑万象——来自美国的俄罗斯皇家法贝热装饰艺术展》、《天下无双品,人家第一花——洛阳牡丹与故宫博物院牡丹题材文物联展(文物展区)》、《太璞如琢——崔如琢故宫艺术大展》等;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与北京汽车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简单看世界,一起轻生活——‘燕国达人’京津冀自驾游”活动,同时也将正式推出“燕国达人”京津冀旅游+博物馆跨界活动,解读京津冀“燕国达人”旅游线路。
根据市民文化兴趣提供不同服务
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更加注重发挥各不同层次博物馆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按照老百姓不同的喜好来提供博物馆服务,使得更多人能共同聚焦到“5·18国际博物馆日”。
据不完全统计,在5月18日当天有44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市民见面,其中不乏许多特色鲜明的活动,如八大名人故居纪念馆的三大主题展览“文化名人与文化景观——名人·名居·名树”、“红色相知——文化名人与中国共产党”和“文化名人与民族精神”巡展;北京汽车博物馆、美国激扬学会主办,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以“中美旅游年”为契机,策划了“车轮上的生活”主题摄影展,透过摄影家拍摄的作品向观众展示美国汽车的金色50年代和中国当下的汽车生活的独特魅力;
中国园林博物馆在当天正式启动了两个展览“永乐宫壁画艺术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上清华”,体现了艺术的卓越成就,使大众收获重要的艺术启示;而北京文博交流馆与建国门街道联合举办的“非遗项目展示活动”,组织参与者欣赏京音乐展演、体验DIY扎染、绘制北京面人和京剧脸谱、制作北京剪纸、彩塑兔儿爷,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多场讲座为市民深入解读展览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博物馆共举办主题讲座11场。其中有首都博物馆的讲座“金玉共振:灿烂的商文明-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北京艺术博物馆的讲座“物华天宝——明清工艺品展展品鉴赏讲座”;中国长城博物馆的讲座“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系列讲座之延庆境内长城概况”;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的讲座“从货币史角度谈海昏侯墓出土金饼”等。
这些讲座的讲师阵容强大,有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杨红老师、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老师等,场场讲座精彩纷呈,更好地辅助了市民深度理解各展览的文化内涵。
首博新馆十周年推“博物馆之夜”
在新馆10周年之际,首都博物馆与北京志愿者联合会联合推出“博物馆之夜”。首都博物馆开放了全部展厅,邀请来自首都各个行业的一千余名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朋友来首都博物馆观展,感受一次夜间参观博物馆的独特体验,同时博物馆的教育互动区还结合两个特展,开展“制作甲骨文书签”和“书写竹简”等互动体验活动。
首都博物馆也有一支出色的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已经组建10年,现在共有160多名志愿者,他们有的从事讲解服务,有的从事展厅疏导服务,有的从事教育互动为观众开展互动体验活动。这支队伍中,超过半数的志愿者在首都博物馆服务时间在5年以上,部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已经达到10年。因为他们的突出贡献和出色服务,在2015年底中央文明办开展的“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之一。
在“5·18博物馆之夜——志愿者专场活动”中,首都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将为来馆参观的志愿者提供展厅讲解,互动体验和展厅疏导等服务。举办志愿者参观专场,由志愿者提供服务,让志愿者服务精神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得到发扬和传播。
近百家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
目前,北京地区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已有170余家,其中多家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当日向市民免费开放。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18日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多达97家,其中包括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覆盖面遍及整个北京城。落实惠民精神,切实为鼓励广大市民主动走进博物馆提供更多支持。
另外,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承办的文物鉴定公益活动今年也继续亮相“5·18国际博物馆日”,地点设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太岁殿院落。
文物鉴定分为陶瓷类、书画文房类、杂项三类(书画文房类包括:书画、古籍、古砚、织绣。杂项类不包括:邮票、钱币)。每类各发放鉴定票号200张,凭每张票号可鉴定三件相应类别的收藏品。
今年的文物鉴定活动延续往年的鉴定原则。活动旨在为广大藏友举办惠民活动,搭建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收藏经验的平台,科普文物鉴定知识。
“文物身份证”管理体系初见成效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近日首发,逐步形成“北京模式”。 通过此次普查,北京市首次基本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初步掌握了北京市文博系统和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文物的本体特征、基本数据等;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物得到发现和认定,纳入了国家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文物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首次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准确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数据档案和大数据库,进一步健全了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文物身份证”管理体系初见成效;
2016年是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收官之年,北京市将按时保质地完成此次普查工作。继续完成剩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少于150万件藏品的信息的采集和登录工作、全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对平台已完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北京地区博物馆藏品基础情况调查报告》、《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北京地区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保障文物安全,进而促进文物资源的整合利用,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
学术研讨“烹饪”文化盛宴
5月11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举办“创造博物馆里的文化景观——通过案例谈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发展”主题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一层多媒体视听室举行。
研讨会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认真探讨了博物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与担当,可谓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参加研讨的嘉宾有中国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安来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蒙曼、北京市垂杨柳中学副校长杨艳、《中国文物报》编辑部副主任、《博物馆周刊》主编崔波。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文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上一篇:(头条)特别报道
下一篇:高速路应急车道上的“时尚”玩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