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网12月16日消息 著名投资人熊晓鸽80年代留学美国的时候,身边的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只有长城、紫禁城,“对中国的了解非常之少,觉得中国很落后”。
资深外交官刘振民也还记得,在过去,“我们受到人家的重视,而没有受到人家的尊重”。
来自深圳的王翀在非洲推广手机,被人赶出店门是常事。“他们认为中国品牌意味着质量差。”
在海外做工程的李青蓝发现,一些重要的机械装备只能从欧洲进口。
改变,改变,改变。几十年间,中国在改变,中国人的境遇也在改变。
凭着“用青春赌中国未来”的勇气,熊晓鸽已成为IDG资本全球董事长。频繁往返中外,他注意到,中国的变化太大太大,“没有人再问我是不是日本人”。
比熊晓鸽晚30年出国留学的陈成,在一次购物时让德国人“目瞪口呆”,只是因为他在付款时掏出手机,用了国内早已普及的移动支付。
王翀发现,在肯尼亚很多手机店,中国品牌已经超过90%的份额。这背后,依靠的是“我们的创新、实力的提升”。
在李青蓝正在参与的项目,中国制造的装备已打破西方垄断,“在与国际大公司的竞争中成功胜出”。
刘振民出任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他说,现在,别人对中国“既有重视,也有尊重”。因为中国“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步迈向一个现代化强国”。
在联合国首位中国籍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看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正体现了“我们国家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加”。
“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沙祖康说,然而,发展的过程不是平坦的,会有很多曲折,“我们还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上一篇:【我们的改革开放】两代人的“花”样年华
下一篇:四川金堂 起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