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合作

Uber广告定价100万 如何才能免费合作?

2016-05-25 15:17 点击:

  

  

  今年7月份第一次用Uber之前,我对这家公司的感觉是,他们去做营销传播肯定搞得定,看看他们策划的话题:看看他们策划的话题:一键呼叫直升机、全城免费坐Mini、企业老板蹲点BAT招聘,各个经典,更让人眼红的是,貌似都没有花很多钱。是的,Uber不论投广告还是做软文几乎从不为营销传播花钱(是的,这篇稿子就没收钱,就连驾仕派也没办法让他们花钱)。

  作为一家500亿美元估值的有着相当关注度的创业公司,Uber没有花太多精力维持高频的日常性宣传,而是利用自己的话题性,在依傍“Uber”这几个字母博取眼球的其它企业的营销传播中借力打力。

  这份自信也来自Uber高频的使用率。根据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最近在百度大会上的发言,目前优步中国平台上每天完成的行程数(成单量)大约100万。这意味着最少100万次app点开。而Uber的开启界面是有弹窗的,毫无疑问,这个日均展示百万级的弹窗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媒体平台,这还不包括Uber日常可以通过邮件传播的数量。

  

  那么Uber弹窗是不是也有对外的营销合作报价?的确有不少打车软件的界面其实都是作为广告资源在进行售卖,而且这些广告位价值不菲,动辄每次几十万元。实际上Uber内部人士也向驾仕派透露,Uber为他们自己的产品界面定下了100万/次的广告价格。只不过他们做的都是诸如冰淇淋日、免费乘坐机会,其它品牌的名字只有在其产品加入Uber活动的体验时才会出现。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高昂的价格,相比中国顶级媒体的首页合作价格只高不低。只不过你要是真的抱着100万元去投放,Uber会告诉你他们不接受。因为他们并没有真的要赚这些100万,他们并不缺乏这个量级的合作费用作为盈利模式,只愿意从中选择了满足特定条件的企业,进行免费的合作来持续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

  

  就拿他们去年底在和MINI的合作为例:MINI拿出了几十台车与Uber合作,后者则在页面底部车型级别分类中专门给MINI加入了一个独立类别,用户呼叫到附近运营中的MINI就可以享受免费行程。这次营销几乎点中了一场营销活动中每一方参与者的兴奋点:用户可以得到免费的服务,而且体验了新款的MINI轿车,虽然未必有多舒服,但至少很新鲜;营销业内人则再一次从Uber的案例中得到了评头论足并且表现自己专业水平的机会。

  那么Uber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是什么?MINI之外,他们还和可口可乐、沃尔沃等品牌有过合作,这些合作者有个共同的特征,必须是明星品牌或行业中的高端品牌。这也正是一场狂欢式社会化营销的逻辑推动力所在:明星企业事件,用户体验并二次传播,媒体及营销人资源背书,大范围引爆。每一个环节当中,都是明星效应掺杂其中搞的鬼。如果把免费乘坐的MINI和免费送马卡龙月饼的沃尔沃换成无名鼠辈,用户才懒得二次传播,媒体人才没心情关注,更别指望有营销人自愿背书。

  回过头看Uber这100万的定价,看似背后有两条逻辑:1、赚。然后把这些钱用作推广经费筹备项目,策划自己的推广活动,找供应商、协调推进、落地执行。2、不赚。在前来寻求合作的公司当中寻找三观对得上的,一起来策划一个好玩的项目,在双方现有的运营模式上来推进。

  但Uber真正准备要做的选项,一直都只有第二条这个“义演”选项而已,100万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告诉有合作意愿的企业:我Uber可是个出场费100万的明星,想找我上场先给到我足够好的条件(头等舱、五星级酒店、整个团队同等待遇),以及最重要的,选择Uber合伙玩一场牛掰的社会化营销准没错。

  再更向前反推一层,Uber又为什么选择义演(与其他企业合作的社会化营销)而不是商演(收费,重新规划自己的推广活动)?毕竟卖广告位,每收费一次,一个广告就会让用户体验随之打折,自己作为明星的身价也要打折,当然是不可能做的事情。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能够像Uber这样意识到自己的身价的企业少之又少。几乎任何一个企业在做营销时似乎都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个明星品牌,从而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自卑的误区,试想,带着自卑感的营销又能够高大上到哪里去?不具备娱乐效果,沦为卖瓜的老王几乎就是必然。

  当然,在Uber自家看来,选择合作的另一层原因在于自身的企业文化——他们懂得把自己当做明星,并且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策划营销故事,只要故事足够精彩,营销的成效便也理所当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相比于那些对社会化营销还处于“白垩纪时期”的传统企业来说,Uber其实早就定位好了一次社会化营销的角色扮演:合作企业出资源(车企提供车、软饮企业提供软饮),自己出策划案,一个故事两个主角。看懂了吧,Uber早就放低身段在做乙方(营销代理商),直钩垂钓等着自己的甲方周武王。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的标题的上,既然Uber有免费登台的可能性,那么对于车企而言,和Uber一起玩营销有意义吗?车企需要自己去衡量。如果计算成本,仅仅出产品资源做免费体验,现有的合作代理商稍作配合即可,这个成本和自己做一场试驾活动只低不高。唯一不爽的是Uber不会像国内的代理商那么听话改方案,但成果和话题性一定比现在那些“激情、动感、愉悦”的试驾活动强多了。

  可驾仕派认为,车企们应该会学会去尝试,原因在于和Uber这样的合作伙伴沟通会真正理解社会化营销的起点——如何关注用户,也得到最好的营销点子;其次是车企能够从省心省力的“不过脑”传播中更加主动去思考如何接触用户,而这往往是大企业病症中容易遗忘的;还有车企可以找到更多的传播点,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广告文字,邀请客户体验一程可能更打动人心;最后还不用说写起公关通稿时的潇洒惬意,至少真的“互联网+”了一次。

  反正100万元对于车企而言也不算太大一笔费用,就算加码到200万元,驾仕派觉得车企也真的可以试试,毕竟真心投200万元广告可能也就“噗通”一下。哦,对了,文中的Uber其实也可以换成其他互联网明星企业,只要用心,都可以找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驾仕派(微信号:jiashipai)&作者名

  __________________

  获取前沿汽车观点,咨询购车建议,关注驾仕派。

  微信公众号:

  jiashipai

上一篇:男子街头派发广告 竟是赌场招募合作伙伴

下一篇:全国动车组列车专刊《和谐之旅》广告寻求媒体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