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梁生(右)在指导工人组装钢卷尺。 王支援摄
图为毕远峰(左)与村民代表商讨村庄发展规划。 杨松青摄
图为葛长征(右)和梁展召在查看紫白菜长势。 本报记者 汪晓东摄
图为杨威在介绍他的红粘谷酒。 本报记者 汪晓东摄
图为杨凡(左)在为孩子们讲解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崔 枫摄
乡村风光。 资料图片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让亿万农民备受鼓舞,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走,回农村去,我们的根在那里!”从“东南飞”到“凤还巢”,越来越多的“城归”加入到返乡创业大军。统计显示,近年来全国各类返乡下乡“双创”人员达700万人,年均增幅在10%以上。
在劳务输出大县河南虞城,最近3年陆续有10万人返乡创业。他们创办各类企业8458户,带动就业5万多人,呈现出“镇镇有产业,村村有典型”的生动景象。
“乡愁,乡愁,返乡创业不用愁!”这些“城归”带回的不仅有资金和技术,还有理念和信息。虞城县也为返乡创业人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在外面是满天星,回到家是一团火”,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6名虞城县“城归”的创业故事。
梁生
卷尺丈量全世界
一把普通钢卷尺卖5元钱,但是,配上红外线测量仪、水平仪,在欧洲能卖到60美元,如果再安装个小型计算器,同步传输测量数据到手机,身价就能飙到150美元!
梁生,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虞城农民,他创办的商丘市珂铭工量具有限公司就生产这种智能卷尺。
珂铭公司建在稍岗镇韦店集村。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扯一条钢尺,卷进盒子,配上零件,做个成品,不过35秒,速度之快令人惊叹。“速度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度、知名度。”梁生要求很高。
他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一次,梁生在外地逛超市,意外发现他们公司生产的钢卷尺,上面贴的却是外国知名品牌商标,销售价比出厂价贵了4倍。梁生当时的心情,一则曰喜,一则曰忧。喜的是,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忧的是,“贴牌”生产,利润大多被外商赚走。“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必须在国际市场打响中国钢卷尺品牌!”
梁生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市场打拼,卖过香菇,推销过酒,10年辛苦,“挣了一点小钱”。看到老家虞城县的钢卷尺产业日渐红火,产销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梁生决心回乡创业。
“刚办厂那会儿,两眼一抹黑。在哪建车间,招工难不难,技术咋解决,这些问题心里都没底。”让梁生没想到的是,政府不仅帮助协调了盖厂房的土地,还将公司确定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一次性奖补20万元。
珂铭公司常用工63人,个个手艺不凡。年轻人干技术活,切钢、涂漆、装配,一个月最多能挣5000多元;老年人扣带、包装、贴标,一天也能挣40多元。这些工人中还有22名贫困户,他们的保底工资是每月1500元。
离开军营很多年,梁生依然保持军人作风,坐姿端端正正,做事规规矩矩。一开始,他反复试验,做的钢卷尺总是达不到国家二级精度。为此,他一点点改进,一次次跑到县里的检测中心测精度。连续半个月,质量问题终于解决。
有了好产品,去哪找客户?梁生偶然看到广交会的报道,就向政府求援,争取到一个展销摊位。不懂外语,他招聘了5名大学生,在广交会上签下60万美元订单。
今年11月,珂铭公司新研发的钢卷尺通过了欧盟认证。最近,他们到迪拜参展,又签下60万把钢卷尺的大单。“我们的钢卷尺已出口到2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我们把产品送到客商的家门口,也把品牌带到了全世界。”梁生说。
毕远峰
离京回村当支书
“爸爸,你为啥要回老家?你啥时候回北京?”
2015年8月,已在北京定居多年的毕远峰做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回老家河南虞城县店集乡魏�囟汛宓H未逯�书,这让闺女“很不开心”。即便是难得回京与家人团聚,毕远峰开口闭口也都是村里的事儿,闺女说他“心不在焉”。
“2000多人的村子,天天都有让人操心的事情。我是村支书,大事小事都得管,而且还要管好。”毕远峰说。
毕远峰在魏�囟汛宄ご螅�18岁离开家乡到北京创业,做过司机,干过商贸。经过多年打拼,毕远峰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北京大老板”。2012年,他回到村里办了家食品加工厂,取名“民与丰”。
小小食品厂,给魏�囟汛宓母咐舷缜状�来了增收的希望。以前,乡亲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小麦,忙活一年,一亩地也只
有900元左右的收入。办起食品加工厂后,毕远峰带动村里不少贫困户改种特种玉米和荠菜,这样,每亩纯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
回乡办厂之后,毕远峰与乡亲们的接触多了。看着不少村民还未脱贫,毕远峰常常陷入沉思,“在外打拼为了什么?能给乡亲们做点什么?”他这样自问。
“家乡发展可指望你这样的人才咧!”在店集乡党委书记付桂兰多番劝说和鼓励下,毕远峰下决心回乡。2015年8月24日,毕远峰全票当选魏�囟汛宕逯�书。
“大老板”成了村支书,贫困村有了新面貌。今年,毕远峰整合19万元贫困户奖补资金,又自掏腰包50万元,成立了魏�囟汛寰�准扶贫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107户贫困户全部入社。
“每个贫困户1000多元补贴,分散在每家每户,也做不了什么,但是把所有的补贴整合起来就不一样了。”他合计着,现在合作社有800亩土地,按每亩1500元利润计算,一年就能有120万元收入。
当了村支书,毕远峰更忙了。眼下,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加紧施工,计划明年“五一”正式投产。新厂以加工玉米、花生、荠菜为主,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
“我现在就希望工厂越做越大,不仅要让村里贫困户加快脱贫,还要让大伙儿持续增收。”“毕书记”许下新年愿望。
葛长征和梁展召
发小成为合伙人
“要不,咱们回老家去吧!”
“成啊,回家创业!”
2016年,在外打工多年的葛长征和梁展召合计了一下,决定一起回乡创业。两人自小在虞城县站集镇葛尧村长大,一起入伍,退伍后分别在江苏、广东打拼。在外的时间越久,乡愁越浓。
“有一次回家,看到乡亲们还在以种粮为生,辛辛苦苦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心里不是滋味。”谈到回乡创业的念头,葛长征和梁展召一拍即合。
回乡做些啥?思前想后,两人决定还是在黄土地上做文章。他们拿出36万元积蓄,建起44个蔬菜大棚,取名“展征合作社”。去年,他们试种了一季香菜,卖了将近7万元。初战告捷,两人信心更足了。
“我们回来,不图别的,就是想带动大伙儿一起致富。”去年收割香菜的时候,二人动员村里30多个贫困户一起帮忙,按工作量结算工钱。每天保底工资60元,10多天时间,最多的挣了1200元,最少的也有700元。如今,合作社被确定为葛尧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面向全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作为“城归”,葛长征和梁展召在乡亲们眼里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俩对市场上出现的新鲜事物都有一份特殊的敏感。
“这是我们最新引进的紫白菜―紫甘蓝和白菜杂交的新品种,在整个商丘市没别家种了。”走进蔬菜大棚,梁展召拔出一棵即将上市的紫白菜,仔细打量。站在一旁的葛长征接过话茬,“这批紫白菜本月就能上市,一亩地估计可以收2400棵,每棵紫白菜重4―5斤,每斤就能卖到8元钱!”
敢尝鲜、敢试新,两人搞种植、跑市场、找销路,干劲儿十足。今年,合作社种植了香菜、西瓜、苹果等作物,明年还计划从江苏引进豆虫。
“说实话,回来办合作社,比在外面打工累多了,既要出力气,更要动脑子。”葛长征坦言,“不过,现在我们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还能为乡亲们增加收入,心里头高兴呀!”下一步,他们将引进并不断试种经济效益高、市场风险小的蔬菜,同时还要争取提升品质、打响品牌。
杨威
红粘谷酒解乡愁
看到杨威回村成立种植合作社,乡亲们有些不解。
“其实俺就是有点想家了。”杨威的语气像个孩子。
杨威是个“80后”,老家在虞城县谷熟镇朱阁村,退伍后在外闯荡多年,卖过手机、开过银楼、做过皮具买卖,却始终放不下对家乡的牵挂。“特别怀念小时候父亲用红粘谷酿的酒。”
他说的红粘谷,是豫东特产。“小时候家家都种,户户酿酒,后来大家都出去打工,种谷的人少了,酿酒的手艺也快丢了。”
2013年,杨威在山西跑生意,无意中发现当地还在种植红粘谷。这勾起了他对红粘谷酒的回忆,他抓起一把种子带回了老家。
第二年,杨威把在商丘市区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回到朱阁村,打算在红粘
谷上做点文章。“现在市场上的酒,勾兑的很多,我想用祖传的酿酒手艺,给家乡树个品牌。”
流转土地,建起酒坊,两年多时间,杨威在朱阁村逐步建立起红粘谷种植、红粘谷养生酒和养生米加工与销售的小型产业链。
走进杨威的酒坊,刚刚开始发酵的红粘谷酒在酒缸里冒泡,醇香扑鼻;隔壁的仓库里,已经包装好的红粘谷酒和养生米码放得整整齐齐。包装上印有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进入了公司主页,可以看到产品的详细介绍,将来还能直接下单购买。目前,杨威每年能卖出四五万斤红粘谷酒、70多万斤养生米,纯收入二三百万元。“现在最苦恼的是供不应求,订单很多,生产跟不上。”
今年,杨威有了个新身份―谷熟镇朱阁村精准扶贫种养殖合作社法人代表。合作社吸纳村里贫困户帮忙打理谷场、发酵酿酒,一个月下来都能有千余元的收入。杨威想,将来还得多招一些村里的年轻人,“规模做大了,管理和物流都需要人哩”。
2016年,在谷熟镇政府的支持下,杨威的“红粘谷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借着这股东风,杨威打算建一个小型文化广场,传播红粘谷酒酿造文化和技艺。
“现在我承包了1000亩土地,正在建3000平方米的大厂房,明年建好后,产量会比今年翻两到三番。”杨威想着,要让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喝到朱阁村酿出来的红粘谷酒,品味3000年历史。
杨凡
教师回乡办教育
在虞城县的10万“城归”大军中,城郊乡郭土楼村杨凡选择的“创业项目”,恐怕是独一份―
40年前,杨凡在村小干了3年的民办教师;40年后,年近花甲的老杨拿出全部积蓄,回来给村里建了座学校。
建在郭土楼村村头的天元中学,在虞城县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学校“娃娃教育得好”,也因为学校的两座校门―一座像北大,一座像清华。
“俺那是为了给村里的娃儿们立个志向,长个精气神!”杨凡可谓用心良苦。
20岁那年,杨凡离开郭土楼村,先是在县剧团干过会计、图书馆员,后又下海经商,搞装饰装修,卖水暖件。不过,对于教育,老杨始终有份“执念”。小有积蓄后,杨凡先后在县城开办了亲子园和小学。
2010年初,郭土楼村的杨庄小学被撤并,不少孩子因此辍学。村支书杨新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凡,拨通电话,开门见山:“爷,要不您回来给咱村也建所学校吧!”
起初,杨凡也犯难:“不是不想给村里做点事,真的拿不出那么些钱。”杨新文决心也很大,带领村民,三番五次登门劝说;平整村头80亩荒地,免费给杨凡使用;修通道路,植树种草,美化校区周边环境。
杨凡无法再推脱了:“一辈子了,图个啥哩?咱自己再难,还能有那些没学上的娃娃们难?”他个人垫资1100多万元,还把县里的门面房、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都搭了进去,终于赶在当年9月开学前,把新学校建起来了。
老师从哪里来?从商丘市范围内选拔招聘,杨凡亲自面试。学杂费怎么收?每个孩子减免300元,贫困生全免。不仅如此,杨凡还把村里的11个贫困户安排到学校的勤杂岗位。有人说,老杨,你这不是办学,办的是慈善。杨凡却说:“我这办的是一份感情。”
让杨凡欣喜的是,学校办起来了,邻里关系也融洽了很多。
“天天吵吵闹闹,不团结一心,还咋个抓产业、奔小康?”杨凡抓住一切机会告诉孩子们这些朴素的道理。他坚持传统文化立校,不仅鼓励学生“日行一善、周行一礼、月成一习”,还专门拿出一间教室用作全村的精神文明大讲堂,每周一课,成风化人。
杨凡还和杨新文办起了村民春晚,每到年关,跟村民聚在一起看演出、唠家常;建了郭土楼村的微信群,谁家有个困难,群里发声,一呼百应……
“说实话,学校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俺只希望,他们从这里走出去之后,将来也能多回来一些,乡村振兴离不开他们。”杨凡的思虑很长远。
上一篇:印度:女方不堪“天价嫁妆”重负
下一篇:邹城市人民政府 通知公告 关于明确村两委换届选举指导组成员及职责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