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加盟

2016人才工作:为转调发展凝聚"第一资源"

2017-01-22 03:22 点击:

\

  大众网莱芜1月9日讯 据莱芜日报报道,1月6日,位于莱城工业区的山东泰来铸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炳荣在实验室内,与员工们讨论产品的研发技术。张炳荣是我市第一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高端人才,也是“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过去的一年,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实质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泰山系列高层次人才20余名,新申报成功1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2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莱芜行活动,引导近200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00余家高校院所、200余名国内外院士专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团赴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10余次,引导110多所学校建立教育发展联盟、20家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合作……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创新政策激发活力

  “人才红利”垫高跨越基石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将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并将2016年确定为“招才引智工作突破年”,通过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5158”产业人才聚集工程,启动济莱协作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吸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到莱芜发展、创业。如今,人才资源正成为我市转调发展的新的动力源。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是创新,根本靠人才。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前不久,在位于莱城工业区的山东泰来铸铝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总经理张炳荣正与工人们一起研究生产问题,随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指导。张炳荣是我市第一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高端人才,也是“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这位有着14年旅欧经历的海归博士,有着丰富的汽车研发经验,掌握着高端技术。曾先后任职于菲亚特研究中心和当时国际上最大的铸铝企业Teksid公司。2005年回国后,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12年底,他在莱芜投资成立了山东泰来铸铝科技有限公司。

  在选择莱芜之前,曾有十几个地区、单位力邀他加盟,但张炳荣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合作首先看环境,选择莱芜是因为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吸才、引才的决心。”正因为如此,张炳荣的公司落户了莱城工业区,如今,这家主要为汽车发动机生产铝合金零部件的企业,不仅研发的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更带动起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

  引进像张炳荣这样的“金凤”,正是我市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强力脚注。

  是什么力量,让我市对于引进和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决心如此坚定?

  众所周知,莱芜是一个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较重,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潜力和空间很大。立足这一基本市情,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推进转调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推进“四个发展”,最核心的动力在改革,最根本的支撑在人才。

  而当前,我市正处在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保障。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正是基于此,我市大力实施了“人才强市创新发展带动战略”,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激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启动实施了“5158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嬴牟产业领军人才(团队)评审工程”。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人才区域高地的意见》、《招才引智促进计划》、《科技创新券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从长远规划、顶层设计、扶持政策、推进措施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2015年设立2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基础上,2017年专项资金总额将提升至5000万元。

  一系列的人才红利既有顶层设计,又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既能吸引人才来我市创业,又能鼓励培养人才。在激发人才活力的同时,为全市的转调发展注入了活力。

\

\

  2016年8月9日,我市高层次人才公寓正式启用,首批共有5位专家入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产业人才聚集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引才留才的良好居住环境,经过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验收评审等环节,进行了室内装修和家具家电物品配套,达到了拎包入住、舒适贴心的标准。

  开放视野 广纳群贤

  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国凌是我市首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的人才,他们创新研发的导电胶膜包含了国家8项高科技专利,这种产品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一家企业和金鼎电子可以生产。他们通过自主研发,把铜粉颗粒的直径从10微米降到了5微米,让手机屏幕的清晰度及通话质量提高了10倍以上,占领了国内80%的市场。

  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第一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这两年,该企业看到均质化技术在风电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引进泰山学者李辉教授,成立了“大型风力发电机主轴均质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攻关大型锻件均质化技术研究项目,让企业迎来了新发展。目前,金雷风电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直接出口欧洲的风电主轴生产厂家,在全球风电主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3%以上。

  如今,我市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领域逐步从“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在人才,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人才。如何才能更好地引进人才?为此,我市在人才引进上“以项目为纽带”,以用为本,靠产业吸引人才,靠专业聚合人才,靠事业成就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100多家高校院所、200多名国内外院士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粉末冶金领域就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长江学者曲选辉、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伊里申科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此外,我市还通过搭建载体吸引人才。高新区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打造了5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和18万平方米的“加速器”,重点面向新材料、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领域,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相应服务。目前,已有山东大学动力研发中心、3D打印技术创新实验室、山东省射频识别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电力电子与变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入驻。与此同时,我市重点建设了高新区、经济开发区、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农高区等省级园区平台,建设了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一大批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为各类人才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瞄准新兴产业引人才是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又一亮点。莱城区引进以中国科学院孟坤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创办起了山东珅诺基药业有限公司,带动发展了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北大博士周震的创业团队,带着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莱芜;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林建国创办了山东大为齿轮有限公司;在读博士李长明创办了山东奔速电梯公司等,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起一个产业”的效应。

  对外,引才聚才;对内,育才储才。我市实施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十百千”工程,每年从骨干企业中遴选10名中青年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00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批次到国内外高校和培训机构培训。目前,已先后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学习培训。

  优化环境 服务人才

  营造人才环境“生态园”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人才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抓住了人才环境建设,就抓住了人才开发的关键点和制高点。

  小细节折射大情怀。2016年8月9日,我市高层次人才公寓正式启用。张炳荣、耿国凌、张玉军、何波、周震等5位人才拿到了公寓钥匙,实现首批入住。张玉军是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同时也是莱芜亚赛陶瓷技术有限公司的创业教授。他感慨地说:“我本身是莱芜人,感谢市委、市政府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下一步,在努力做好项目的同时,一定要积极为全市的转型发展献计献策,带动和影响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到莱芜发展和创新创业。”

  设立高层次人才公寓是我市打造良好的引才、留才环境,加速人才集聚的一个缩影。对莱芜而言,和沿海地区相比,不具备区位优势;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不具备投入优势;和转调升级先进地区相比,不具备产业优势,那么,在人才竞争中拿什么去和其他地市比拼?为此,我市从讲诚信、多服务、优环境入手,为人才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大环境”的理念,在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的同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树立“舍得”思想,舍得拿房、拿股、拿钱、拿地吸引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由市财政给予50万元生活补助或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在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方面享受优惠扶持政策。同时,启用了30套高层次人才公寓,按照温馨实用、精简节约的原则,进行了室内装修和家具家电物品配套。同时,将其中一套住宅建设成了创新沙龙,内设咖啡厅、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等,由专业服务人员进行管理服务,为专家学者们交流思想、洽谈业务、放松身心提供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帮助解决资金难题,支持人才发展。

  在管理服务上,我市按照“创业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理念,积极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对高层次人才,由市、区两级指派专门联络员,帮助解决手续办理、项目推进等问题,让人才放下一切包袱干事创业。

  我市还建立了党委联系专家制度,组织全市8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与110余名高层次人才结对子;组织医疗休假制度,将市级以上专家全部纳入休假考察和健康查体范围,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外出考察活动;推行人才绿卡制度,享受就医直通车、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免费办理市图书馆借书证、免费旅游市内景点等优惠政策。

  一个精心爱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的莱芜,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前行。

  看点一:为进一步总结领军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莱芜人才工作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好局面,我市组织评选了嬴牟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本次评选主要涉及产业创新和科技创业两大类,集中在钢铁生产及深加工、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十大重点产业。最终,曲选辉、周震、蹇锡高三人的企业团队被评为创新创业团队;王玉强、王永胜、成巍等11人被评为创新创业个人。4月12日,我市召开产业领军人才(团队)表彰会暨人才工作会,对首届赢牟产业领军团队、领军人才进行了表彰奖励。

  看点二:制定出台《莱芜市高层次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利用政府闲置房产资源,在滨河花苑设立30套高层次人才公寓。要求各区结合自身实际,建设不同层次人才公寓,莱城区建设3000平方米的高层次人才公寓,钢城区设立8套专家公寓,高新区建设专家公寓1000平方米,并规划了100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看点三:2016年10月13日,我市举行了中国山东第九届“海洽会”高端人才莱芜行活动,活动规模大,规格高,为我市引进国外智力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6名高端专家参加,与我市130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各类合作意向163项,有22名高端专家被选聘为我市“智库人才”,2名专家组织负责人被聘为我市“引才大使”。

  看点四:大力推进济莱协作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联合济南市召开济莱协作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会议暨“星期日工程师”活动启动仪式,为加速济莱人才流动搭建有效平台,探索一条柔性引进人才、促进转型发展的新途径,为企业与人才结缘、技术与项目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看点五:举办上海高层次专家莱芜行活动,牵线上海市突贡专家协会带领部分专家到我市重点园区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对接交流,达成了部分合作意向,借力上海市丰富的人才资源,就我市急需紧缺专业寻找合作点,开展跨区域合作,寻求智力支持和帮助。

上一篇:通用电气加大人才争夺力度 瞄准苹果、谷歌等公司

下一篇:加盟养发馆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