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联络

好作品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

2019-10-30 20:45 点击:

原標題:好作品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

好作品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

  《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跡》 蔣萌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近年來,非虛構文學以題材涉獵廣泛、社會與人生切入厚重引人關注。其中不少書寫生命困境的自傳體文學,尤其令我感動。稍早蜚聲文場的一部,是作家李蘭妮的《曠野無人》,敘說一個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拯救。它不僅在題材開掘方面獨辟蹊徑,而且體驗真切、驚心動魄,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這一命題,拓展了中國文學的視野。好的文學,確應更加努力尋找關於“人”本身的發現與感受,以此呈現一個民族的情感深度。這就是文學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力量所在。在圖書出版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繽紛多樣的閱讀感受固然給我們帶來欣喜,但我認為,讀了某部作品以后依依不舍,希望它留在書架上,希望更多的人乃至下一代都讀到它,或許是更大的欣喜。近讀蔣萌所寫《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跡》,就有這樣的感受。

  稍早知道蔣萌,是因為讀過他主持人民網“觀點1+1”時的網評,及至見到他,也沒有把坐在輪椅上的這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和那位人民網評論員聯系在一起。讀了《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跡》,知道他自11歲因患脊髓病變而休學,經過三次大手術,死裡逃生,從此與輪椅為伴。然而他自學英語、計算機並開始雜文、散文寫作,經過10年“閉關”,成為有影響力的網絡評論員,也成為一位年輕的作家。把“劫后重生”的生命演繹成有聲有色的“奇跡”,在各行各業中並不罕見,也曾有很多佳作記述下這種悲壯,但蔣萌的這一本,我還是忍不住細細品味。我想,或是因為他罹患重症時,還是個小小少年,這不能不使我更揪心扯肺﹔或是他所身處的,正是“獨生子女”年代,在我們嘆息一些青年人如何“啃老”、如何“媽寶”的時候,這位少年給了我們巨大的人生力量,同時也給了我們將自強不息精神代代相傳的信心。

  據我所知,近10年間,蔣萌已經成了一個勵志典型。難得的是,無論是雜文、散文,還是這部自傳體文學,他永遠在以平等平實平易的口氣,娓娓道來“蔣萌故事”,真情坦露,素朴無華。有時我甚至覺得,他的敘說是在有意識地和自己身上的“光環”告別。他不諱言自己的無助與無奈,不諱言心情不好時脾氣暴躁,也不諱言和愛情失之交臂后的遺憾。當然這真實的自己,也滿懷感激和感悟、自省和寬容——父母和家人如何為他憂慮、奔波,與少時玩伴的友誼與悵惘,甚至從自己輪椅旁走過的路人,他都從中感受到善意和關切……他的訴說細膩而獨到,比如他會告訴我們,一位因病致殘人士如何不喜歡那些目光裡的憐憫,如何感恩及時的關切。他告訴我們,那些牽著孩子從輪椅旁走過的父母們,該如何回答孩子令人尷尬的發問:這個叔叔為什麼要坐著走?因此,蔣萌的這部作品不僅只是一部“勵志”之作。它展示的是,一個少年在遭遇生命考驗與磨難之后依然葆有的愛心、理性、純真以及從容、寬容。這一切固然並非蔣萌所獨有,卻通過蔣萌的感同身受,升華為活生生的個性體驗,當他寫出來和我們分享的時候,那個性化的獨特魅力,不能不感動我們。

  一部作品,不厚、不大,舒緩、從容,“語不驚人”,卻因為浸染著可貴的人類精神,讓我們讀后割舍不下,期待著讀到更多,漸漸地,能使自己的靈魂也高尚起來。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5日 20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

上一篇:中国孩子最缺的观点表达 美国小学竟这么练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推旷课罚“集一百个赞”:警示其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