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的余梅。10年前,是我亲手把你们接到了这个世界。特别是震生,出生在一片断墙碎瓦旁的临时帐篷。时光匆匆,你们马上10岁了,虽然工作原因,我没能去看你们,但你们的样子我常常想起。无论什么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始终都会有一个人、一群人在牵挂你们!”
十年前,余梅和同事作为第一支民间志愿者医疗队奔赴汶川地震一线。十年后,她们再度来到这里,探望日夜牵挂的“亲人”,为这里的乡亲再度送去医疗技术和暖暖情意……
朱银萍和小震生
在震中降生的震生
小震生正在擂鼓镇一所寄宿制小学上四年级。腼腆是妈妈朱银萍对孩子的评价,看到陌生人,小震生总是抿着嘴一乐,就躲在了妈妈的身后。
不过混熟之后,小震生调皮起来。每次他调皮捣蛋,爸爸王仁德总是扬起巴掌又轻轻地落下,他舍不得打孩子。王仁德并不是震生的亲爸爸。他和同村的朱银萍原本是邻居。十年前的地震中,即将分娩的朱银萍失去了丈夫。而王仁德也在地震中砸伤了腿。
2008年5月15日早晨,待产的朱银萍开始阵痛,羊水也破了。王仁德顾不上腿伤跑到当地医院,医生告诉他医院震塌了,没法为朱银萍接生。王仁德又跛着找到救援医疗队,在北川救灾指挥中心,遇到了来自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余梅。余梅带上护理人员和急救包,同王仁德赶到几公里外为朱银萍做接生手术。一个小时的剖腹产手术后,孩子在地震棚里平安降生,取名“震生”。
十年过去了,震生已经十岁。被震塌的村子上盖起了漂亮的羌族小楼,王仁德和朱银萍开了一家农家乐旅馆,每年有十多万元的收入。6年前,家里添置了一辆轿车,在旅游淡季,王仁德会开车给别人送货,补贴家用。每年,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的医生还会去探望小震生,王仁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帮助联络需要就诊的村民。
上一篇:广州警方成功摧毁“云联惠”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
下一篇:越南在贸易战后可以替代中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