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 | 如何与学生沟通?和学生谈话的这4个技巧,老师一定得知道!
2018-05-18 19:29 来源:校长视野 沟通 /教师 /师生
原标题:实操 | 如何与学生沟通?和学生谈话的这4个技巧,老师一定得知道!
有的老师似乎天生就会和学生打交道,既有亲和力,又有一定的谈话技巧,说出的话让人感觉很温暖、舒服,学生很容易听进去。
有的老师明明是想帮助学生,但是三句话就能把人说得跳起来,好心被完全曲解,不仅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反而让师生之间的误会、隔阂变得更深。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与孩子们沟通的技巧,换一种形式与孩子们沟通,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技巧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这会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言为心声,对话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在谈话的过程中,对话双方都进行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时而和谐,时而交锋;时而坦诚相见,时而拉起心理警戒线……
班主任都特别希望在和学生的交谈中能取得主动权,获得好的效果。因此,熟知并运用一些与沟通有关的心理效应就显得很有必要。
1
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关键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他是自己人,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学生是自己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第一,要把师生平等的观念落到实处。比如,某个学生对现在的教育现状、考试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班主任在和他交流时,并不需要立即反驳学生的话。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他的话中肯定有有道理的地方。教师对有争议的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非听教师的不可,而是要和学生讨论。如果无法统一观点,可以暂时搁置,以后再谈,不要硬要学生听从。
第二,要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教师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很生活化的交流。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了进步,可以巩固师生关系,这样就实现了良性循环。
第三,要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学生如果认为教师和自己有“代沟”,就很难产生“自己人”的感觉。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好奇心。所以,要对学生说的话——即使是教师认为不重要的话——表示出明显的兴趣。
第四,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比如,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在了解学生脾气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握手、拥抱;在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给学生制造一点惊喜,等等。
一旦师生成为“自己人”,老师说话学生就容易听得进去,教育工作的阻力就会减到最小。
2
没有白说的废话——调味品效应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每天说的话,绝大部分是可有可无的“废话”,但是,如果拿走了这些“废话”,只说非说不可的话,那生活很可能就毫无乐趣可言了。
适量的“废话”,其实是人际交往中很好的润滑剂,也有人把它称为“调味品”。
班主任善用调味品效应,就可以让谈话在很融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谈话伊始,不必板着脸,直奔主题,容易让学生在瞬间修筑起心理防线。先说几句“废话”吧,谈谈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身体如何、心情如何……再渐渐进入主题。
调味品效应在师生对话、家校沟通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缓解紧张气氛,打破谈话僵局。
第二,“调味品”本身蕴含了教育素材,看似和谈话主题关系不大,但可以由此及彼巧妙地实现迁移,最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弦外之音。
这种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教师的智慧,也就是“看似随意,其实刻意”,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设定的教育情境。
3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一般来说,第三人效应有以下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种做法:自己(第一人)不出面,而让第三人和第二人谈话,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者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这种做法在师生间有一些敏感问题或处理师生矛盾时最能发挥作用。
当然,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影响第三人效应发挥的因素有很多,并非只要第三人说话,效果就一定好。
若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慎选第三人
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低了。
考虑学生的个性
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注意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就会变得敏感、警觉,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
注意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第三人的话是无中生有,一旦“穿帮”,无论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学生对他的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
4
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给其中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而另外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这就是有趣的“可口可乐效应”。
什么可以充当“可口可乐”?在劝说或教育学生的时候,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别只顾自己埋头说话。在办公室里准备一些一次性水杯和小点心,和学生谈话时,不妨给学生倒杯水,或看似随意地拿出一块糖果,给学生一份惊喜。这样既能消除谈话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运用“可口可乐”效应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可口可乐”与学生的需求越匹配,教育效果越好。
第二,“可口可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舍本逐末。也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一为之,效果不错;次数多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END—
声明:本文选自《学生可以这样教育》,陈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原文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处理。
上一篇:防沉迷机制真的能帮我们摆脱手机依赖吗?
下一篇:青岛创新建立“四级”企业联系点6449个 把服务触角延伸至外商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