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懿德、董璐、彭源
30日,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闭幕。为期5天博览会精彩纷呈,在农牧业、经贸、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续写了中蒙两国共同繁荣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美丽图景。
中蒙博览会开辟了中蒙两国商务合作的新机遇和新领域,助推经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在第二届中蒙博览会“中蒙投资环境与重点项目推介会”上,中蒙双方集中签约了涉及能源、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大数据云计算、进出口贸易等多领域的37个项目,总投资金额达364.26亿元。
“中蒙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常海说,随着中蒙企业投资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和合作推进机制的逐步完善,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未来将在巩固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信息通讯、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过去10年来,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大投资伙伴之一,两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经济合作、对外贸易、投资增长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博览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还对外推出了328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超过8200亿元。
矿业合作成为中蒙俄经贸合作“重头戏”。中蒙俄矿产资源开发洽谈会共签署了5项合作协议,合作领域涉及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矿产品延伸加工、资源产业经营等多个方面,意向贸易额每年可达15亿元。
围绕农牧业投资、贸易和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第二届中蒙博览会着力构建中蒙农牧业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蒙古国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资源丰富,素有“畜牧王国”之称。一直以来,其味道鲜美、绿色天然的牛羊肉,深受中国百姓喜爱。与此相对,中国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强,农畜产品深加工水平高,两国农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对此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张晓婉表示,中蒙两国山水相连,毗邻而居,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具有独特优势,农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2016年中蒙两国间农牧业合作深入开展,建立了动物疫情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开展了边境地区疫情监测和动物及其产品跨境移动管理,实施了菊芋引进开发、高原绒山羊生态养殖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
蒙古国食品农业与轻工业部部长色尔格楞与会表示,下阶段两国还将在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探索新的合作空间,同时希望中国在农牧业投资贸易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更大支持。
5天会期、30多个国家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2500多名嘉宾参会;投资贸易洽谈签署合作协议、意向47项,会议论坛及中欧班列签署合作协议6项,累计签署合作协议投资额逾880亿元人民币和近180亿蒙古图格里克。
本届博览会的论坛板块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就中蒙俄共同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展开了交流合作。
此外,近年来,内蒙古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在校国际学生3666人,其中蒙古国留学生2703人、占73.73%。
在第二届中蒙博览会期间,我国和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41所大学,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中蒙俄“丝绸之路”沿线大学联盟,将共建教育合作平台,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科研合作。
上一篇:中国男子在日本被捕 涉嫌非法贩卖中国制造气枪
下一篇: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致50人死亡 媒体公布枪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