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空中巨无霸”安-124、为数不多的“老伙计”伊尔-62、重型运输机伊尔-76、“环球霸王”C-17……外国疫情吃紧,近期各国陆续派出特殊机型的包机从首都机场“自提”从中国购买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4月1日,C-17飞机从首都机场36R跑道起飞。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平时我们一般都保障波音、空客等机型的物资运输,最近来北京的这些飞机好多都没见过。” 首都机场地服公司站坪部运营主管刘立伟告诉记者,特殊机型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我们需要先提前了解飞机特点,制定物资运输的方案。”
首先,地服公司各部门协同搜集机型资料、装载特点,比如舱门高度、宽度等,然后确定现场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点,以及调派哪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指挥,最后讨论出保障办法。在飞机进港前一个小时,实际操作运输的工作人员需要再复述一遍重点把控的方面,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风险。
机型特殊且不同,保障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说,由伊尔-62机型执飞的包机,由于其舱内空间有限,且舱内地板无导轨,地服公司的平台车只能将物资运送至舱门口,由人工进行搬运和码放。刘立伟说,即使使用平台车,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现场指挥人员需要随时密切监控平台车与飞机的距离,随时调整,以免蹭伤飞机。
伊尔-62飞机飞抵北京运输防疫物资。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工作人员使用平台车将物资运上伊尔-62飞机。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在近期飞抵北京的特殊包机机型中,还有一架世界第二大运输机型——安-124。裴兆海是地服公司的司机,具有丰富的运输经验,但他也是头一次接触安-124飞机。“我们考虑过一些办法,最后决定将叉车开进机舱运输物资。”裴兆海说,把叉车开进机舱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是头一遭,虽然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有信心,但是这次进的是飞机机舱,而且叉车与机舱门的间隙十分有限,所以刚开始时裴兆海心里很没底,他担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剐伤飞机。在现场操作时,一位工作人员在车下帮助裴兆海紧盯着前后左右的间距,以做到万无一失。
“空中巨无霸”安-124。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叉车开进安-124飞机机舱,将物资装载进飞机。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第一次开进机舱的时候心里挺紧张,毕竟之前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开得非常慢。不过好在同事们协作,互相提醒,非常安全地将这批物资运上了飞机。”裴兆海说,这次物资保障,他和同事们花了10多个小时。
此外,地服公司已顺利保障数班伊尔-76机型物资包机。由于其特殊的舱内结构和舱门位置,工作人员使用双传送带车保障方式,快速、高效地将物资传送至舱内。
重型运输机伊尔-76。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伊尔-76飞机由于其特殊的舱内结构和舱门位置,工作人员使用双传送带车保障方式。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在保障有着“环球霸王”之称的C-17飞机时,由于C-17机型舱内所用货板的特殊性,工作人员无法提前将物资装配打板,只能在飞机进港后,将随机运来的专用货板拉至货库,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物资装配封板,然后第一时间运至机下,机下操作人员再利用平台车将货板升至舱门处,快速完成物资装载。
“环球霸王”C-17。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工作人员将货物运输至C-17飞机机舱。图/首都机场地服公司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影记者 陶冉
上一篇:业内人士:国内PE市场供应压力仍较大
下一篇:【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潘晓慧委员——扎实走访 用心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