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中国棉花协会

2019-06-19 19:05 点击:

    近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陈家渠村的农田里,犁地、平地、播种、施肥、覆膜全部由12台各式现代化农用机械装备完成。“智慧农业”在这里大显身手,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给这里带来的变化。
    这是在昌吉州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暨棉花优质高效现场推进会上,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在农业生产规模化、精准化、智能化方面的一次展示。
    2018年6月,昌吉州现代农业五大产业联盟成立,打造全疆首个以一产“抱团式”发展新模式,其中包括由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的“农机合作服务联盟”。全州200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和服务机构组成了农机合作服务联盟,拥有各类农机具6000台(套)。相比单一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的实力更强、资源更广,为大规模农业生产提供高效的农机设备保障。
    走进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幅幅展板生动展示了该合作社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化流转土地、按股分红等情况。由昌吉市老龙河农民马建飞于2010年牵头成立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棉花全程机械化栽培和以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及先进的农机化作业服务为主,目前合作社成员共201人,流转土地10万多亩。
    今年37岁的马建飞已经种了16年的棉花,他感慨地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机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而人多地少、土地零散的现实难题着实‘拖’住了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脚步,只有把小块田连片、变大,农业机械才能真正在实际生产中起到作用。”
    早在2008年,马建飞就开始经营腾飞家庭农场,一共有1000亩棉花地,其中许多是从周边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通过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使较多的土地向种田能手流动,大面积的耕种给现代农机装备提供了广阔空间,有了高科技助力,每亩棉花最少可以增收近400元。
    土地“活”则产业“活”,要实现产业振兴,就必须做好做活土地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文章,让农民抱团闯市场。
    进入春耕季,昌吉州奇台县天汇农牧合作社也是一派火热景象,大马力播种机械在小麦地里驰骋。天汇农牧合作社理事长吴茂荣是吉布库镇达板河村村民,2015年他牵头成立合作社,如今已吸纳了110名社员,承包了7万多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和葵花,其中有机小麦种植面积达4000亩。
    吴茂荣告诉笔者,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至今已进行了3轮分红。2018年,合作社收入5000多万元,一亩小麦地年纯收入200元,土地流转费每亩450元—510元,明显高于村民自己种地的收益。
    2018年,奇台县吉布库镇达板河村村民白大成带着200亩地加入天汇农牧合作社,任分区项目经理,当年他拿到了10万元土地流转费和11万元的工资加分红。白大成感慨地说,以前农民最怕土地流转出去后收益无法保证,合作社明确规定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股东全程参与合作社经营,“抱团闯市场”保证了农民有稳定收益,打消了其对规模化流转土地的顾虑。
    近年来,昌吉州通过出租、转包、转让、互换等流转形式,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集聚型、股份合作经营型、专业合作服务型、现代园区推进型等多种经营模式,使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截至目前,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244.1万亩。全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7家,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169家,州级示范合作社301家,助力加快推进全州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

上一篇:李克强: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

下一篇:新疆油田建成国内最大“稠油”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