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018-07-26 02:51 点击: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内的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4日讯(记者 李宁)“放下套马杆、拿起台球杆”,在内蒙古锡林浩特,一群来自大草原深处的牧民完成了这样的身份转变。

  在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身着鲜艳蒙古族服装的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练书法、玩沙嘎、缝制民族服饰……生活丰富多彩!当天正值园区开那达慕,跟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不同,这里是专门为园区的老人而开。“老人们岁数大了,不能出远门去看那达慕,我们就专门为他们办了一个,腿脚不好的老人也能看。”锡林浩特市巴彦查干街道党工委书记额尔德木图说。

  2014年,按照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集中居住、养老育幼、政府扶持、多元运作”的牧区养老服务模式,锡林浩特市结合本市实际,把公租房变更为养老用房,拿出495套公租房作为牧区老年人进城集中养老用房,拿出10套商业用房作为养老服务用房,建立了居家型爱褀乐牧民养老园区,走出一条牧区养老的新路子。

  园区总投资1.04亿元,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990张。园区内设有牧民综合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慈善超市、社区活动中心、牧民餐厅、代收代缴等服务设施,形成了能够满足入住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文化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养老综合服务体系。目前,这里已入住495户、828名老年人,其中养老育幼158户,实现了70%苏木镇老年人进城养老。

  “我们当时是想在牧区建一个养老院,问过老人,你们来不来、住不住?”锡林浩特市民政局局长唐贵举告诉记者,他们曾做过调研征求老人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这跟在牧区一样,不方便”,老人们想进城,因为“进城可以看看孩子、看看病,也能跟城里人一样跳跳广场舞,过过城里人的生活。”唐贵举表示,看到老人们有这样的愿望,正好政府当时有一些闲置保障房,且在养老这块还属于短板,“一拍即合”。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采取市场化运作,按照公建民营的养老政策,选择有实力的企业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爱祺乐牧民养老服务中心,承包经营园区,负责日常运营管理。

  在锡林浩特,只要年龄超过60岁的牧区老人,每月只需支付300元便可以住进50平的一居室,如果不想做饭,食堂有接近成本价的饭菜可供选择,园区就有卫生服务站,输液打针在社区就能完成,老人们业余时间缝制的民族服饰还可以挂到网上销售,上街办事也方便了很多,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很多人都是几十年的朋友,每天与朋友一起休闲玩乐,生活十分惬意。

  唐贵举介绍,这里有与一般养老院最大的区别就是生活空间相对独立,大家白天在一起,晚上关起门就成一家,跟自己住的住家户没什么区别,“想参加什么集体活动就参与什么,实在不喜欢就坐着。”

  今年62岁的黄德才入住园区已有三年,他所在的朝克乌拉苏木离这里有100多公里,当时一起来了二、三十户,“一个嘎查上了60岁的都来了,大家都集中到这儿,互相说会话、唠个嗑,一点都不寂寞。”黄德才表示,这里看病也很方便,如果岁数大了行动不便,打个电话就有大夫上门,“我们在这特舒坦!”

  在园区的一处蒙古包内,记者看到了与朋友们正在缝制民族服饰的萨仁格日勒。她们做这些并非有任务,全是为了打发时间。萨仁格日勒表示,平时没事干,就缝制这些,不仅可以打发时间,还能增加收入。额尔德木图告诉记者,老人们缝制出来的物品会帮她们挂到网上卖,价格全由老人自己定。“来这以后挺好的,做完这个还有人买。在牧区,几千亩草场只有一家人,这里人多,平时说说话、唠唠嗑就把活干了。”萨仁格日勒开心地说。

  “儿女牧区放牧、老人进城养老”,锡林浩特市走出了一条牧民养老新路子。“我们还将不断改进服务,让老人们在这里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唐贵举说。(完)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内的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内的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萨仁格日勒(右三)与朋友们缝制民族服饰。(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内景。(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原标题:【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牧区老人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上一篇:共分5个等级 日本政府敲定今后3年的网络安全战略

下一篇:首届山东中医急诊青年医师急救技能竞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