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真相需要实锤,谣言只需要套路。
这些年,被谣言砸过的明星CP越来越多,当谣言八卦暑期档上演,中韩小鲜肉比着中招,深受八卦界关注的郑爽高晓松又怎会幸免?只是当谣言主角不断更新换代,谣言还是那些套路,中招的当事人却不会永远一笑而过。
7月5日晚,郑爽和高晓松“被造谣”相恋,双方火速澄清谣言打脸造谣者,12小时内相关微博内容已被微博平台证实为“不实信息”,相关营销大号已被禁言处理,7月6日中午郑爽工作室和律师事务所再度发出严正声明,坚决表示会以法律手段对造谣传谣者追责到底。高晓松方的阿里音乐也发布律师授权声明,怒斥营销号造谣。
关于郑爽高晓松的流言,其实早在豆瓣八组上流传,娱乐圈谣言有两种,一种是捕风捉影,一种是无风起浪。郑爽高晓松的流言,属于更恶劣的后一种,正如大紧老师说的,“我根本没有见过郑爽”。
关于情事,当事人没有说的,八卦本不能替他(她)说。可是谣言从来无禁区:当事人没说过的话,谣言替他们说,当事人没做过的事情,谣言帮他们做,当事人没去过的地方,谣言为他们完成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比起谣言本身,我更在意的还有网民对待谣言的态度。面都高晓松的否认,有网友留言称:“多难得有人造你桃色新闻,以正你颜值。你还要辟谣……熏疼!”如果说这样的调侃还算符合网民对待大紧老师的一贯态度,那么对郑爽的回应,网民留言却不乏值得玩味的地方,“郑爽团队反反复复炒绯闻,烦不烦?”“炒糊了吧!”
究竟谁应该为谣言埋单?当然是造谣者!可是在高晓松郑爽的辟谣故事中,似乎无人在意造谣者是谁,被调侃、被轻忽甚至被质疑者,反倒是高晓松和郑爽。那么问题来了:当“郑爽高晓松在一起”被证明是个谣言,就该被网民当个段子看吗?
高晓松郑爽的辟谣示范课:谣言是如何被制造,又是怎样被打脸的?
娱乐圈谣言为什么这么嚣张?因为谣言杀人如隔空取物,杀人从来不用刀,靠转发就可以。
7月5日晚,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太久没爆料了,随便说一个吧。郑爽现在和高晓松在一起,应该是今年3、4月份确定的恋爱关系。等有人拍到以后,欢迎随时来挖坟。”
如何正确地反击谣言?郑爽高晓松的经典示范是:火速辟谣,让打脸来得更快一些。
高晓松第一时间微博澄清,“麻烦以后造谣炒作好歹找个我认识的人。我根本不认识郑爽,更没说过一句话。律师函已准备好,请赐地址以便发送。没别的渠道找到你,只好在这里了。见谅。”
郑爽工作室也迅速发布声明,直指该微博内容造谣,要求相关微博帐号立刻删除不实言论。郑爽工作人员凌晨在朋友圈和微博发表标题为“对谣言说不”的长文,表明维权决心。12小时时间内,相关微博内容已被证实为“不实信息”,发布该不实信息的营销大号也已被禁言处理。堪称近期处理名人微博名誉权侵权的最快速度。
7月6日下午,郑爽工作室和律师事务所再度发出严正声明,表示:“以上不实信息的发布者已涉嫌构成郑爽的名誉权侵权,须依法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本律师事务所对此侵权信息进行证据保全,对侵权的责任方依法追责到底,绝不姑息!”。
对如此干脆利落的联手回应,我只想说:敬大紧是条汉子,敬郑爽是条女汉子。感谢你们没有让吃瓜群众一脸懵逼,还在为造谣者喝彩。
贵圈到底有多乱?各人心中都有答案。当人心暧昧闪烁,当事人不说出真相,旁人无法知道真相。假设没有这么不留余地的回应,吃瓜群众根本无从判断那些爆出的流言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辟谣的价值,就是拒绝谣言恒久远,懵逼永流传。
比郑爽高晓松“在一起”谣言更可怕的,是娱乐圈阴谋论
抛开郑爽高晓松精彩的谣言反击战,我更想谈谈娱乐圈阴谋论。这是个引人入胜却又一直暧昧不清的话题,被包裹在各种围观者莫须有的讪笑和指摘之中。
关于郑爽高晓松谣言的一个阴谋论就藏在网民的留言中,“又是炒作。”
许多网民都手握的阴谋论就是:无论是爆料还是被爆料,也不管新闻对当事人造成怎样的负面伤害,甚至不管这样的“炒作“是多么的不符合情理,只要有关于她的新闻,那就是炒作!
在这种娱乐圈阴谋论的论调中,出事就是炒新闻,回应就是博同情,法律维权就是炒糊了想补救,总之一切绯闻都是用来炒作的,一切澄清都是多余的,一切真相早已被我看透。
这些娱乐圈阴谋论中莫名的敌意,其实不仅针对着热搜招黑体质的郑爽,而是针对娱乐圈所有人。本质上讲,娱乐圈是一种想象的混合体,网民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投射到娱乐圈,阴谋论之所以无敌,就是因为它不需要实锤,只需要符合网民想象的逻辑。
说到底,所有的娱乐圈阴谋论背后,只需要四个字:欲加之罪!但问题在于,这种阴谋论对于当事人造成有形或无形的伤害,公平吗?
该为娱乐圈谣言埋单的是造谣者,不是被造谣者郑爽高晓松
谣言是会产生各种负面成本的,谁会为娱乐圈谣言最终买单呢?
如果没有法律追责,造谣者就不会为这则谣言买单,即使法律追责,对造谣者也未必构成太大杀伤力。毕竟,娱乐圈谣言总有市场,换个马甲还是可以将造谣进行到底。
传谣者当然也不会为此买单,因为人人都是传谣者,当我们热闹地谈论高晓松和郑爽的八卦,我们不会认为自己在信谣,当故事收场,很快又会有下一则娱乐圈故事登场,赶场还来不及,谁又有空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那个故事中的传谣者?
由此可以说,真正为谣言付出了代价的,正是被造谣者高晓松郑爽。
以高晓松老师强大的内心世界,他付出的也许只是被谣言折腾的时间,可对于一直被谣言消费的郑爽来说,本就热搜的体质,又遭遇一次谣言的扫射,只会让她的遭黑体质更加难以治愈。
而网络舆论场的残酷在于,围观者不会因为这一次莫名消费了郑爽心生愧疚,正好相反,当下一次谣言再出现的时候,我们依然会不由分说一哄而上,继续围观郑爽,消费郑爽,继续对所有谣言无条件买单,继续在故事结尾时送上一句——炒作!
对于娱乐圈阴谋论,只要围观者坚持内心强大的逻辑,那就万事皆炒作,这种观点又该如何证伪呢?
可这种娱乐圈阴谋论的心理,是种大众病。当网民围观娱乐圈不再以善意度人,而永远心存阴谋论,那么在这样的惯性思维下,真相即使就在那里,也永远叫不醒装睡的网民。
为什么郑爽高晓松的谣言不该被网民当段子看?因为如果辟谣成本高昂,造谣随心所欲,造谣者对说过的谣言不用负责,网民把传过的谣言当段子说忘就忘,那么为谣言付出最大的成本的,永远不是造谣者,而是被谣言损害的人。
比谣言伤害更大的,是娱乐圈阴谋论。如果说造谣是炒作,辟谣也是炒作,那么郑爽究竟应该怎样做,在网民眼中才不是炒作呢?带着阴谋论看娱乐圈,谣言就永远是娱乐圈同桌的你,阴谋论就永远是睡在遭黑体质明星上铺的兄弟。
网民的一次次围观、轻信与对辟谣的轻易忘却,不过是一次次放大了娱乐圈谣言阴谋论这个看似好有道理、其实毫无逻辑的魔咒。可是郑爽高晓松凭什么为这种娱乐圈谣言阴谋论埋单?
有多么扯的娱乐圈谣言,就有多么深的谣言土壤。人们之所以愿意相信高晓松郑爽恋爱这么不靠谱的谣言,正在于谣言符合了我们对于娱乐圈的猜想:拒做傻白甜,宁可信其有。在娱乐圈谣言里,吃瓜群众走过最远的路,其实是造谣者的套路。
娱乐圈的谣言之所以屡屡得手,其关键在于难以证伪。在过去的娱乐圈谣言应对中,当事方公开的发言往往语焉不详,少有此次高晓松郑爽一般,丝毫不给谣言一丝存活的余地。可是需要给力的不仅是郑爽高晓松,还有我们。只有让娱乐圈阴谋论和谣言一起失去土壤,我们才不会永远让郑爽因为谣言上热搜,也不会逼着高晓松老师管不了诗和远方,只顾用法律的武器应对眼前谣言的苟且。
上一篇:娱乐圈最后的90后 刘子瑞已出演两只MV
下一篇:中工娱乐独家:宋仲基从台北赴仁川参加活动 微笑比剪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