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播电视,也许有人首先想到的是身披耀眼光环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还有就是无冕之王——新闻记者,其实在这个颇具社会影响力和神奇色彩的行业里,还有一支长期工作在偏远山区,坚守在最基层、最平凡岗位默默无闻的队伍,他们就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所属无线管理局和监测中心驻地方的转播、监测台站。他们甘于寂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人生不平凡的乐章。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在监测中心驻兰州的291台,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全台38名职工平均年龄仅31岁,他们担负着监测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广播电视播出情况、覆盖效果和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新媒体视听节目等播出情况的任务,还负责这三省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承担着国家重大宣传活动期间的广电安全播出等具体任务。
芳华岁月,正是挥洒激情的年代,可是由于工作性质特殊,291台的这群年轻人却要长年固守在深山里,他们要忍受着值班机房高温,头戴耳机,在噪音的干扰下甄别各种声音和内容,每天下班前还要完成收听报告,一整天下来眼睛发涩、耳朵振鸣。工作单调,生活枯燥,精神压抑,绝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然而这些还不算什么,真正艰苦的是每天工作在野外的安装维护队。队长白文涛说,他们队主要负责监测天线及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站点天线安装位置平均海拔5300多米,地势高,气压低,人来到上面连呼吸都困难,但安装队员经常身背100多斤的设备翻山越岭施工作业。有时为了完成抢修任务,他们一连几天在野外宿营,山上高寒,空气稀薄,连水都烧不开,更吃不上热饭。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时给他们带来生命危险……在他们的艰辛付出下,监测台站正常建设和运行得到了保障,避免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在一线岗位工作的年轻人都申请入了团、入了党,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品格,锤炼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广播电视事业的热爱,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写就人生最美的乐章。
让“国家、责任、奉献”精神代代传承
无线局722台离陕西宝鸡市区约50公里,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进入大门口,“国家、责任、奉献”几个金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台站面积不大,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山沟里,但这里风景宜人、绿树成荫,院内清新整洁、规划有序,各种宣传板报与文体娱乐设施掩映在园艺花丛中,处处体现出主人们的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水平。台长张京保介绍说,722台主要担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国内、国外覆盖播出和实验播出任务。近年来,台里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全面提升传输发射能力。先后完成了发射机自动化改造、天线交换控制系统自动化改造和建立统一控制自动化平台,实现了安全播出2536小时无事故纪录。
赵启军是一名普通天线工,干这行已有26年。起初入台时,看到这里离市区较远,环境封闭,条件艰苦,工作单调乏味,思想上产生了抵触情绪。后来在父亲的教育开导下,他留了下来。他父亲退休前也是722台的天线工。30多年的历程,他见证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变化,认识到转播台站工作的重大意义,逐步理解“国家、责任、奉献”的深刻含义。在父亲的影响下,赵启军从1991年入台工作至今,风霜雨雪,酷暑寒冬,扎根深山几十年,查线路、攀塔架、排险情,与白云为伴,与青山对语,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广播电视事业,如今他已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明年他儿子将大学毕业,也打算子承父业,进台当一名天线工,让“国家、责任、奉献”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让党徽在每一位党员身上闪光
无线局724台新台址是一个花园式的台站,亭台水榭、藤萝秋千、读书咖啡屋,处处透露着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可是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每个党员干部胸前佩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党员徽章。据介绍,为了配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台里开展“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主题活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台职工138人,党员人数占一半以上。台党委按照“围绕播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提升全台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台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支部设在值班机房,并在机房里设立了党员公示牌、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等。亮明党员身份,让群众了解党员职责,让党员接受群众监督,激发党员立足岗位勤勉工作、争先创优的内动力。在值班室办公桌,整齐码放着每位党员的学习笔记,里面清晰地记录了每次学习的时间、内容和心得体会。通过一系列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和技术标兵。724台先后获得总局、陕西省委省政府多次嘉奖。刘克明、刘清等一批同志获得了总局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一等奖。
说起党委书记、台长刘克明,台里干部群众一致交口称赞。刘克明中等身材,国字脸,黑红的面庞,双目炯炯有神。由于常年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刘克明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和关节炎,抬手时手臂会一阵阵打颤。领导和同事们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到医院看看、注意休息。可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天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除了每天10多个小时守候在发射机旁,他还学会独立解决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广播电视发射转播技术专业性很强,刘克明没有因此退缩,他从书店买来一大堆专业书籍,认真学习知识,刻苦钻研技术,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一边实践一边摸索,最终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无线电专业维护技术本领,并带出了一批年轻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每年总局举办的技术练兵大赛的领奖台上,总有他学生的身影。
作为一名机房值机员,发射机就是刘克明手中的“枪”。他严格按规程操作,全身心地呵护着他的这些宝贝。遇到紧急情况,他总是奋不顾身,视设备如生命。
2016年春节前夕,724台发生火情,正在值班的刘克明台长带领台里的同志们迅速奋力救火。面对凶猛的火势,刘克明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他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最前面,奋力扑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扑灭了大火,挽救了机房设备的安全,避免了国家财产重大损失。上级领导和身边同事赞叹道:“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着坚毅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私无畏,默默奉献。在鲜红的党旗下,他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的气概,塑造了新时代‘广电卫士’的光辉形象。”(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上一篇:润田翠万人健步走九江站 数千人参赛“挤爆”海韵沙滩
下一篇:怎样才能游说到美国总统?卡塔尔列250人“特朗普影响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