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推荐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Previous Next
诗样年华,诗意人生
■文/王家智 交大二附中高2016届4班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学生正当诗一般的年华。聆听经典诗词朗诵,感人肺腑。走进经典诗歌,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芬芳袭人。遨游在诗歌的海洋里,心潮澎湃。
我钟爱的语文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学科。说起情:亲情浓浓、友情眷眷、乡情依依、爱情绵绵。说起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家庭、爱学校、爱同学……这些情和爱,只有在诗歌里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人应当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上。诗意表达,让众多学科风采卓然;诗意表达,让我们的生活精彩有味。
回望千年历史,是诗歌装点了我们心灵的天空。繁星点点、明月皎皎。每到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油然而生,以至于延伸到春节之时,这诗句更让远方的游子倍感思乡情切。每到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依然是最美好的祝愿。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晚会,主持人让余秋雨先生在中秋佳节之夜表达祝福,他思忖片刻,依然选用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各一方,月共一轮;人分两地,情系一心。月亮啊你再高,高不过天。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对你的思念。
诗歌吟咏,形式多样。诗与歌相伴,歌与舞相随,诗有了歌的相伴更有雅韵,诗因有舞的相随更具灵动。
离别之时情更浓,品味离别诗,深入体会离别之情的丰富绵长。一类是寻常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浓情别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意绵绵,以至伤痛不已;另一类是高格之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青山一带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境开阔,心胸豁达。
从道路的类别上讲,不管是山路还是水路,离情别意一样浓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山路作别。山路弯弯,伫立原地,凝视远方,直至友人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水路作别。水路汤汤,伫立岸边,船儿驶向远方,渐行渐远,直至天水相接。不一样的道路,但表达的都是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其实离别诗还有一类,就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种离别就像年轻的妈妈和幼小的孩子作别,孩子熟睡了,不忍惊醒说声再见,可深情款款,悄然作别,静谧而绵长。
吟诵诗歌,享用一生。最是牵挂人心处,原是精美珠玉句。作文当中,动人心者常常是流传千古的诗句。诗歌是对生活的精心过滤,诗意的表达情感绵长,明净纯洁。诗歌滋润生活,提升品位。诗意温润如玉,意味隽永。
吟咏诗歌,含英咀华。诗样年华,诗意人生。
赵媛姐姐点评:诗歌是祖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一直赞成同学们多读诗歌,多记诗歌,对于学习写作绝对是有好处的,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对于大家的提升是由内而外的。这篇文章读起来很美,文字美,选用的诗歌也有点睛之笔,很好。
原物的“香气”
■文/贺玺子 西北大学附中高三文(1)班
现在,传统的书写及信息交流方式都被现代科技产品代替;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被现代网络覆盖。虽然,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便捷的网络也提高了社会效率,但也失去了原物的“香气”。
我们现在吃的各种食物大都是转基因或者添加了各种添加剂的食物。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食物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香味。小时候过端午节奶奶包的粽子,煮在锅里满院子都能闻到粽香味。煮熟后剥开清香的粽叶,露出金黄的米粒吃起来软而劲道,米粒中间嵌着两三颗红枣甜而不腻。如今无论是家里包的还是超市买来的高级粽子,再也吃不到原来粽香的味道,更无法找寻那份节日的期待。
不仅仅是我们吃的食物失去了原有的香气,就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失去更多的香味。小时候走在乡间泥土小路上,来到外婆家的菜园里,总能嗅到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尤其是下雨过后菜园里芫荽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院子里种上一些花与蔬菜既可以吃也可以欣赏。夏天院子里有一架葡萄爬上墙顶遮住阳光,一串串成熟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
如今高楼林立,路面全被水泥硬化,小区的绿化带整齐美观,但给人的是生硬的美感。邻里之间就是简短的“你好”“再见”。伙伴之间的欢声笑语不复存在。钢筋水泥的建筑昭示着先进繁华的现代化建设,那一道道金属门玻璃窗同时隔离了人们的交流,冷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即使我们坐同一张餐桌,睡同一张床,同是一家人,却是人人埋头刷信息。我们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文大讲堂』民俗讲座本周开讲啦
由华商报学生作文版举办的“作文大讲堂”本周开讲啦!升级改版的“作文大讲堂”第一堂讲座为大家带来的是民俗知识和传统文化讲座。
“作文大讲堂”特别设置的民俗知识课,帮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考试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祖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民俗讲座的主讲人是著名民俗学者阎成功。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民俗知识能够游刃有余,“陕西民俗讲座将为大家带来”《华夏之根——陕西风情文化》系列讲座,共十二讲。分为“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流传千载的风味特产”“古朴奇特的风俗民情”“源远流长的地方戏曲”“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等版块,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并配以众多的图片、视频介绍陕西著名的名胜古迹的历史、特点及轶事等。
“作文大讲堂”民俗课程每期门票只有50张,售完为止。“作文大讲堂”会员享受八折优惠,想成为会员只需加入QQ交流群:103077280。保留好票根,凭三张票根可赠送一次实践课堂系列活动。 华商报记者赵媛
讲座时间:10月24日(周六)9:00~10:30
讲座地点:华商报社四楼多功能厅
售票方式:1.添加学生作文版微信zuowen-yuan,确定有票后通过微信购票。
2. 请加华商作文大讲堂QQ 交流群:103077280,确定有票后通过支付宝购票。
(本文来源:华商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
上一篇:【图】央视十佳主持人倪萍董卿落榜内幕惊人 毕福剑被辞央视近况堪忧
下一篇:网易出品